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超41平方米
在世界的一个角落,有一个省分的村落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30平方米,这个省分就是广东。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详细披露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其中涉及到村落家庭人均居住面积的信息。
数据显示,全国村落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52平方米,而广东的村落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却仅为29.59平方米,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村落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30平方米的省分。
我国的户口分为家庭户和个别户,其中家庭户占绝大多数。家庭户的居住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居民的居住环境。人均住房面积41.76平方米这一数据,虽然看似乐观,但包含了乡村、镇和农村的家庭。由于城乡居住面积差异大,乡村、小城镇的人均居住面积通常要远大于城市。
实际上,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各地居民的真实居住环境。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珠三角地区,尽管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但由于地理条件、土地供应等各种因素,住房供应一直较为紧张,人房矛盾突出。
以广东为例,该省流入的人口达到2962万,跨省流入的人口重要流向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尽管经济发展迅速,住房供应却依然紧张。像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和住房提供一直较为严重。据第一财经采访人员梳理《中国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21年的19年间,深圳的住宅销售面积在35个重点村落中仅排名第26,相当于同期其他城市的销售面积的一小部分。
这意味着,尽管广东等地区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但住房供应的问题依然严峻。乡村的居住问题更需关注。因为乡村的流动人口中,很多人在故里有住房,但这些房子往往是空置的,而他们在实际生活地却不得不租房,这就造成了居住方面的结构性不均衡。
我国的乡村家庭居住环境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地区差异大、结构性不均衡等问题。在人口流入较多的地区,如珠三角地区,尽管经济发展迅速,但住房问题依然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住房问题,除了看绝对值以外,还要更多看找工作生活地点和住房供应之间是否匹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乡村家庭的居住问题,让每个人都能有一个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