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有哪些功绩呢?他的谥号有什么含义?
文聘,字仲业,乃南阳宛人,曹魏时期之英豪。何以称其名将为壮侯?从其身后之追谥,可见一斑。在曹魏盛世,被誉为壮侯者,非泛泛之辈,如曹休——曹家之千里驹,虎豹骑之统领,以及于大战中威名远扬的猛士张合,皆为五子良将之一。文聘,亦同此等猛士并肩作战,其功业昭昭。
文聘之伟业
文聘曾在刘表麾下任职大将,历史记载虽不多,但其勇猛可见一斑。归附曹操后,其英雄本色得以施展。首战与曹纯共赴长坂坡追击敌军。曹操赤壁战败后,江夏人心不稳,与东吴接壤之地更是危机四伏。文聘被任命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守卫一方安宁。公元213年,文聘与关羽展开激战。在汉津焚烧关羽粮草,于荆城烧毁其船只,因功进爵长安乡侯。
公元222年,东吴入侵,文聘奉命进攻江陵,因功升迁后将军并封新野侯。公元226年,文聘率兵五万围困石阳(江夏有曲陵县)。他坚守城中,令孙权久攻不下,最终撤军而去。文聘乘胜追击,大破吴军,因此增食邑五百户。
文聘驻守江夏期间,无论是蜀国还是吴国,都未曾讨到任何好处,可谓战无败绩,实至名归的名将。然而因其归降曹操稍晚且镇守之地相对次要,名声一直未能显赫。
何以记载寥寥?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主要线索聚焦于蜀汉一脉。对于蜀汉人物刻画详尽,而曹魏与东吴的人物则作为补充支线。文聘与蜀汉的交集并不多,仅在荆州与关羽有一战之交。且这一战并非大型战役,因此交集被忽略。《三国志》作为一部纪传体史书,能单独列传者皆为当时之杰出人物,文聘无疑当得起名将之称。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聘的英勇事迹虽被忽略或遗忘,但他的名字和他的功绩将永远被铭记。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一位无愧于名将称号的战士。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让我们铭记这位被岁月掩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