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当初是怎么退位的 武则天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武则天:传奇女皇的崛起与落幕
对于那些对武则天仍有所陌生的读者,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迷奇闻网一起走进这位传奇女皇的世界。
提及武则天,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她的残忍,甚至她对自己的女儿下手。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关于她的小故事,那是关于唐太宗的一匹烈马——什伐赤的故事。这匹马是从敌方手中夺得的战利品,传说中曾是唐太宗的坐骑。这匹马的性情极为刚烈,难以驯服。当时皇宫内的驯马师都束手无策。而武则天,作为唐太宗的才人,听闻此事便主动提出驯马策略。她提出只需三步即可驯服此马:铁鞭鞭打、铁锤敲打,以及最后的刺杀。李世民被她的果敢和决心震撼,从此对她多了几分敬畏和疏离。武则天并未因此消沉,反而凭借自己的智慧逐渐崛起。她铲除了许多政敌,牢牢把握政治动向。但如此厉害的武则天是如何退位的呢?她的死亡又是如何的呢?这一切或许与她的第二次玄武门兵变有关。
在武周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05年,发生了第二次玄武门兵变。那时的武则天已经八十多岁,如同一只在男宠怀里的小猫,脆弱而需要抚慰。她的周围已经没有了可以信任的人,也再看不到她驯服烈马时的豪情。一些历史记载中,她甚至与自己的亲信谈及年轻时的行为,包括曾经杀死自己的女儿。她也回忆起李治对她的恩宠,将她从尼姑庵中解救出来。
在她病重之际,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李家的旧臣,一直想要复李唐的人开始寻找机会。其中张柬之等人开始准备起事。他与当时的保卫京都的统军首领敬辉一起,率领五百多名将士,迅速占领玄武门,迎接当时的太子李显。随后他们带领军队进入皇宫,直接奔向武则天所居住的宫殿。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武则天表现得非常镇静。她被逼迫退位,写下了退位诏书。随后,张柬之拥立太子李显重新登基,恢复了唐朝的国号。这就是第二次玄武门之变的情景。在这一年,中国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她影响唐朝政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死后,她与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并依照她的意愿树立了一座无字碑。至于她的功过是非,便由后人来评价吧。她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潇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