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节的作文
北风卷着纷飞碎雪轻轻拍打玻璃窗,我站在雪舞之中,脚尖轻轻踮起,向灶台里添上一根柴火。铁锅中沸腾的腊八粥咕嘟作响,散发出温馨而熟悉的味道。奶奶手捏木勺,在浓稠的米浆中轻轻搅动,不经意间提到:“过了腊八就是年,该写春联了。”这句话如同一粒火星,点燃了我心中关于春节的所有记忆。
爷爷挥毫泼墨,笔尖在红纸上舞动,犹如游龙。整个堂屋在这一刻仿佛陷入了沉寂,唯有墨香与松枝燃烧的清香在空气中交织浮动。我坐在太师椅上,凝视着笔尖在“天增岁月人增寿”处留下浑圆的墨点。窗外的雪花映着红纸,显得格外妖娆,仿佛所有的寒冷都被这份温暖所消融。奶奶总是强调:“春联要手写的才有灵魂”,那些印刷体对联在她眼中,就如同没有灵魂的机器产物。
祭祖那日,檀香缭绕的供桌前,父亲教导我摆放供果,必须遵循“三牲四果五谷全”的规矩。青瓷碗中的白米饭堆成尖塔,插上红漆竹筷。太爷爷留下的铜香炉泛着幽光,袅袅青烟中我仿佛看见了百年前这个家族围炉守岁的温馨场景。母亲悄悄告诉我,供桌上的点心要留到初五,让祖宗们慢慢享用,这是我们对祖先的一种尊重和缅怀。
除夕夜,厨房蒸汽氤氲如同仙境一般。姑姑们忙碌地包饺子,其中一个饺子里被塞入了特殊馅料,传说吃到的人将有好运降临。表弟举着烟花棒在院子里欢快地转圈,火星划出的光弧映着屋檐下的冰棱,犹如撒了一地的碎钻。当电视里新年的钟声响起时,爷爷从藤箱里取出一支红蜡烛,那烛泪在青铜烛台上层层凝结,宛如琥珀色的年轮,诉说着岁月的沉淀。
守岁到天光微明时,我发现那支红烛仍在默默流泪。奶奶说这是“长明灯”,要亮够三天三夜。在晨光中,烛芯爆出小小的灯花,映着神龛上褪色的祖先画像,我终于懂得年味的真谛。它是时光在烟火气里的沉淀,是血脉在节气更迭中绵延的印记。
此刻窗外的雪已停,新写的春联在檐下随风轻扬。“春满乾坤福满门”,这墨迹未干的字迹在晨光中愈发鲜亮,我仿佛能听见百年前那个执笔少年在红纸上落下第一笔墨痕时的激动心情。这份传统与情感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