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风光逆袭 古代“赘婿”到底有多苦?
郭麒麟的出色演绎让《赘婿》这部喜剧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他扮演的现代“赘婿”角色,不仅让人上头下饭,更在穿越古代后帮助妻子发展事业,涉足商战,甚至成为江宁首富。这样的剧情让人不禁好奇,古代社会中的赘婿生活到底是如何一番景象?
在中国古代,赘婚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男子加入到女方家庭,被视为女方家庭的一员。这种婚姻方式在古代的典籍中被称为“入赘”或“赘婚”,而其中的男性则被称为“赘婿”。这种婚姻形式在古代社会并不罕见,但赘婿的地位往往不高。
据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介绍,古代社会对于赘婿的歧视根深蒂固。在有名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政令对赘婿极为不友好。他们不仅无法落户、分得田产房屋,还要被打上低人一等的标签。甚至他们的后代子孙也要被贴上“赘婿后人”的标签,写入身份证明,并且三代之内不得做官。
更为残酷的是,赘婿往往会被抓去充军,在军队中毫无人权。他们专干最苦最累且最容易牺牲的工作。在军队杀牛犒赏的时候,他们也分不到肉。即使分到的饭也只有其他军人的三成。可以说,赘婿在古代社会的地位低下,饱受欺凌。
历史也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赘婿都甘于命运。先秦时期最有名的赘婿淳于髡,就是一个逆袭的典范。他虽然出身卑微,身材矮小,但其貌不扬的他凭借幽默和博学,成功逆袭,成为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困境,只要有才华和毅力,依然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通过郭麒麟在《赘婿》中的精彩演绎,让我们更加关注到古代赘婿的生活和命运。而侯印国的分享,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古代赘婿的掌故和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样的故事不仅让我们上头下饭,更让我们思考历史与现实中的性别关系、社会阶层等问题。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的报道为我们揭示了这一话题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