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要把祖宗葬水里300年
祖坟风水之谈,似乎总带着几分神秘与传奇。历经277年帝王朝,有一个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据说,朱元璋的祖坟葬得风水宝地,恰遇王气凝结,真龙结穴之处。
明祖陵,位于江苏省盱眙县洪泽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当1963年洪泽湖遭遇特大干旱,水位骤降,一批沉睡已久的石像重见天日。这些石像,有的麒麟俯卧,有的雄狮静卧,还有带鞍子的马和牵马侍从、文臣武将等形象。经过专家研究确认,这些石像属于明祖陵。距离明祖陵成为水下皇陵已近300年。
朱元璋,这位在公元1368年于应天(南京)称帝的伟人,曾考虑将父母、兄嫂的坟迁址,以盛装豪椁隆重再葬。为此,他派了精通风水的刘基前往安徽凤阳老家勘察。刘基回奏道,山川灵气不可动,一动则风水失灵,会破了朱家龙脉。迷信的朱元璋因此放弃了重葬的念头,选择在原址修建大型皇陵。
关于朱元璋葬父的民间传说更是引人入胜。据说当时朱父“尸陷地裂”,得以平地起坟。雨过天晴后,朱元璋看到父亲的尸体不见了,感到十分迷惑。恰逢一个老和尚经过,觉得扁担与朱元璋的身体构成“天子”之象,预言此人必贵。最终,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
虽然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王朝是历经千辛万苦、与敌人拼杀出来的结果,但关于祖坟风水的传说一直有人相信。甚至有的起义军为了破坏朱家风水,将朱氏的祖陵破坏殆尽。这种破坏行为名为“断龙脉”。
朱元璋出身草根,与秦始王、唐太宗等帝王之后或名门望族相比,总有些许自卑感。这种感觉就像是被唾弃的乞丐突然发了一笔大财开始身着华服的心理一样。为了给自己的登帝塑造天地之功、证明自己是天意所授、改变政治方面的意识劣势,朱元璋最终选择神化自己的祖先进行宣扬。这种传说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反映了人们对这位伟大皇帝的敬仰和钦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