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登陆内地院线 B站与《Fate》系列的4年打怪
随着粉丝的翘首期盼,1月11日终于来临,备受瞩目的动画电影《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即将在各大院线绽放。这一重磅消息的背后,离不开B站的积极推动。作为日本国民级IP“命运之夜”(英文名:Fate/stay night)系列的首部登陆国内大银幕之作,这部影片承载了无数粉丝的期待。
相比于广为人知的“民工漫”如《海贼王》、《火影忍者》,Fate系列在国内可能显得小众。但在二次元世界中,它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顶级IP。这一地位的有力证明,来自数据机构App Annie公布的2018年全球iOS手游收入榜榜首位置——由Fate系列衍生游戏《FGO》夺得。
作为FGO在中国的独家代理,B站对Fate的内容运作由来已久。从2014年引进Fate番剧开始,到《FGO》的独家代理权获得,再到如今积极助推动画电影登陆国内院线,B站长期运营极大地拓展了这个海外IP在中国的影响力。
《命运之夜》系列是由日本Type-Moon型月社创作的关于“圣杯”的幻想故事。故事中,为争夺能实现持有者一切愿望的宝物圣杯,7位御主与7位被其召唤的从者并肩作战展开“圣杯战争”。这个系列自2004年以来,衍生出了游戏、动画、小说、漫画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塑造了一个广阔而极具想象力的世界观,拥有庞大的核心粉丝群体。
早在2012年,陈坤的一次微博“安利”让国内公众首次广泛认知Fate系列,也吸引了一大批早期粉丝。当时,Fate尚未正式被引进国内,粉丝只能在各种QQ群、贴吧、论坛进行小范围交流。2014年,B站引进正版Fate番剧《Fate/stay night UBW》,成为国内Fate粉丝的重要聚集地。
随着B站陆续引进多部Fate作品,核心粉丝群体急速扩大。2016年,FGO在中国大陆正式上线,B站通过创新多元的线上线下运营活动,如签约代言人、组织主题展览等,加深了粉丝对IP的价值观认同。这种认同最终体现在玩家的付费形态上,也是FGO玩家粘性及个体消费力优于同类型游戏的重要原因。
对于即将在国内上映的Fate电影来说,价值观认同将是吸引粉丝走进电影院的关键。即便部分粉丝可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看过电影,但对于核心粉丝而言,在大银幕上观看心爱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仪式感。这部电影由画面精良的ufotable公司制作,拥有口碑极佳的内容质量,本身就具备了值得进电影院一看的过硬素质。须藤友徳担任动画监督,以及杉山纪彰、下屋则子等Fate御用声优的加盟,更为影片增色不少。在日本上映时即收获票房佳绩的它,无疑也将在国内掀起一股观影热潮。自《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定档消息释放以来,在B站和各大论坛掀起了一波汹涌的Fate粉丝热情。粉丝们纷纷自发号召,以文字表达观影意愿,情感满溢于字里行间。一句“为了第二部的引进,第一部一定要去看”,尽显他们对这部作品的深沉热爱与期待。
历经四年多的精心雕琢与深耕,Fate系列在新世代群体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动漫,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以独特的世界观、丰富的故事线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粉丝的喜爱。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Fate系列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挑战自我,每一部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其精彩的剧情、精湛的动画技巧、精心设计的角色,让无数粉丝为之疯狂。这种热情不仅仅体现在线上,更延伸到了线下,不少粉丝自发组织活动,共同庆祝这个IP的诞生和成长。
这次《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的定档,无疑会引发新一轮的观影热潮。对于广大Fate粉丝来说,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共鸣。他们将会用票房证明这部作品在新世代群体中的影响力,用实际行动支持这部作品,期待更多的佳作问世。
Fate系列以其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了新世代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作品的热爱还是对未来的期待,粉丝们都会用行动去证明这一点。《命运之夜——天之杯:恶兆之花》的定档,将再次见证这个IP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