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格斗与机甲战斗 《超凡战队》是真正的宅
《超凡战队》(美版《恐龙战队》)即将在中国上映,引起广泛关注。对于许多90后甚至00后的观众来说,他们对这部经典IP的娱乐元素可能还不够清楚,尤其是电影中令人血脉喷张的组合机甲格斗场面。但对于那些身为80后的粉丝来说,这一切可谓是了如指掌。
回溯到1994年,当《恐龙战队》在荧屏上风靡美国时,其影响力可谓空前。在那个时期,只要提到《恐龙战队》,无论是过圣诞节还是平日,卖出的五色战士玩具都能创造惊人的销售业绩,达到十亿美元。对于当时的孩子们来说,要想通过玩具来体验《恐龙战队》的乐趣并不容易。不同于奥特曼或假面超人每一季只有一到两个战士,《恐龙战队》每一季都有五到六个战士及他们驾驭的兽形机器人。要想玩得全面,几乎需要购买一套完整的玩具系列。
能够购买一整套《恐龙战队》角色手办的孩子寥寥无几。大部分时候,孩子们只能到朋友家去欣赏或抚摸玩具。这种经历其实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玩耍,几乎变成了一种“抢”的体验。小男孩们在玩《恐龙战队》时,总会模仿剧中的情节,四肢拧成出招造型,为其配音,然后将视觉和听觉进行脑补合成。
这部儿童剧集的制作人哈伊姆·塞班在打造美版《恐龙战队》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挑战。作为儿童电视音乐制作人出身的他,对于如何将中国武术格斗背景乐融入儿童剧集这一难题几乎束手无策。直到一次日本之行,他看到了特摄剧的魅力,才下定决心打造美版《超级战队》。他借鉴了罗杰·科曼的剥削电影大法,将剧中的超人战斗场面保留下来,而真人演员出镜的情节则全部重拍。同时寻找美国本土的年轻俊男美女出演角色并重编故事。电视台对塞班的创意并不买账,直到他遇到福克斯电视台的女主管玛格丽特·勒施才终于得到支持。他们决定翻拍东映的《超级战队之恐龙战队兽连者》,并尽可能遵循罗杰·科曼的理念快速拍摄。为了增加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动作场面,塞班决定启用一群具备武术功底的演员来扮演角色。不变身的真人格斗场面有时候比变身的战斗场面更加炫酷。同时随着对美国的录像带市场的巨大输出,一些香港武侠片也对《恐龙战队》产生了影响。例如在大电影中出现的黄飞鸿式动作和在《兽拳战队》中出现的中国风元素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元素和文化融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影响力。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文化交融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憧憬!《恐龙战队》当年风靡全球,背后的推手便是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掀起的恐龙科普热潮。剧中的恐龙战士召唤出的巨型兽形机器人,如霸王龙、翼龙等,可组合成麦克佐德巨型机器战士,与《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合体理念一脉相承。这些战士手持神剑,出手虽少,但每次都能成为震慑小朋友的震撼场面。如今,当年的小观众已长大成人,而新的《超凡战队》正挑战着漫威英雄和汽车人。
随着新剧集的推出,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塑造成为了重中之重。面试场地设在健身房,动作导演观察演员的身体素质与武术功底。奥利弗从中思考未来剧集的形式,根据演员的实际表现形成美式动作“特摄”的构思。每位成员都有独特的个性与技能,如蓝衣战士比利虽不擅长功夫,却有其他成员无法匹敌的智慧与领导力。
队长红衣战士由奥斯汀圣约翰扮演,他从小便练习柔道、跆拳道等格斗技巧,虽梦想成为职业棒球运动员,但最终选择了演艺道路。艾米凭借体操经验被选中为粉衣战士,她的标志性平衡木后空翻动作令人印象深刻。沃尔特琼斯凭借出色的舞蹈技巧、跆拳道、空手道以及巴西战舞卡波耶拉,奠定了黑衣战士扎克的独特角色个性。
黄衣战士曲妮的角色塑造则因奥黛丽的加入而发生改变。最初,曲妮被设定为不太擅长格斗的角色,但奥黛丽的空手道黑带三段技能引起了奥利弗的注意。她的武术气场征服了全场,奥利弗决定让她出演曲妮,重新设计角色。虽然最后奥黛丽未出演正式版的黄衣战士,但她被广大战队迷接纳,成为了战队历史中的一份子。
每个角色的塑造都紧密结合了演员自身的技能与特点,使得《超凡战队》更加生动与真实。观众可以感受到每个战士的独特魅力与个性,这也使得剧集更加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