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保护区现两栖动物新种

大明山——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与新生物种的摇篮

最近,广西大明山保护区传来喜讯,一种名为大明山掌突蟾的两栖动物新种在保护区内被发现。这是该保护区首次报道的掌突蟾属物种,也是对我们生态保护的肯定与鼓励。

大明山,也称大鸣山,坐落于广西中部,横跨武鸣区与上林、马山和宾阳三县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这座山不仅是地理位置的交汇点,更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大明山是一颗镶嵌在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这里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不乏珍稀生物和特有物种。这片土地的每一寸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古老的地层见证了这里的生命历程,而高含量的氧气则让这里成为了一个原生态的氧吧,一座养生的名山。

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大明山还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南宁北部,距离南宁市区约70公里的距离,为城市游人提供了一个周末度假休闲的绝佳去处。无论是平日的工作间隙,还是节假日的休闲时光,大明山都是南宁市民的观光圣地。

而这次大明山掌突蟾的发现,更是为这座山的魅力增添了一笔。这种新种的两栖动物,雄性体长33.6-34.4 mm,它的存在说明,大明山自然保护区还有更多潜在的新物种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研究。这不仅是对大明山生态保护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自然、研究生物多样性的鼓舞。

每一次新物种的发现,都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一份馈赠。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馈赠,保护生态环境,让大明山的绿色明珠更加璀璨,让这座生物多样性宝库更加丰富多彩。

内容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