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通金猕猴啃食其子尸体
《通金猕猴的悲恸世界:啃食亡子,情感深沉》
曾经,在一档节目中,我们目睹了一种鼠类遭遇夜猫袭击的悲剧。那只无助的鼠,因为无法带走自己的幼崽,最终选择了将它们吃掉。解说员解释说,这是鼠类的一种特殊行为,希望通过吃掉幼崽再次生育。
而在遥远的美洲大地,也有一段关于美洲豹的纪录片让人泪目。一只公豹为了催使母豹发情,竟然咬死了她的孩子。悲痛欲绝的母豹在哀伤一段时间后,也选择了将幼豹吃掉。这是动物界的一种生存策略,旨在避免死亡的幼崽成为其他食腐动物的美餐。
可见,动物世界中的情感并不亚于人类。在缺乏埋葬手段的客观条件下,它们只能选择人类看来较为极端的处理方式。最近,在意大利的Parco Faunistico di Piano dell’Abatino动物保护区的通金猕猴身上,研究者目睹了一场令人震撼而又悲伤的场景。
这只通金猕猴母亲连续几周都带着已经死亡的幼崽,仿佛在诉说着与幼子之间的不解之缘。令人震惊的是,母亲竟然开始啃食幼猴已经干瘪的尸体。这一行为让人们不禁产生疑惑:为什么这只母猴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她与幼崽之间联系的最终和最极端的表达。
此前的研究显示,通金猕猴(学名:Macaca tonkeana)在幼崽死后的几天里会携带着幼崽的尸体。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一种表达哀痛的方式。这次观察到的通金猕猴母亲不仅携带了死亡幼猴数周之久,甚至吃下了已经干瘪的幼猴尸体。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因为通金猕猴是以植物为食的物种,从未有过吃肉的行为。
研究的第一作者阿里亚娜德马可表示,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一行为在通金猕猴中的出现。美国的灵长类动物学家弗兰斯德瓦尔也对此表示惊讶,他提到有报告指出母猴会在长时间内带着死去的幼猴直到尸体碎裂,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猿类中。但此次观察到的通金猕猴的同类相食行为是一个全新发现。弗兰斯德瓦尔猜测这可能是由某种特殊原因导致的行为变化,比如营养缺陷等。德马可博士还提到,这只被称为Evalyne的母猴在分娩四天后便经历了幼猴的离世。它凝视自己在门上的倒影、尖叫不止的行为也是前所未见的反应。从幼猴死亡到尸体干瘪、头掉落的整个过程,既是生命的消逝,也是母爱的深沉体现。在这场悲剧中,我们看到了动物情感的复杂与深沉。第三周,小猴子的生命开始走向了终点,它的身体开始崩溃瓦解,毛发也逐渐脱落。在这悲伤的时刻,Evalyne的行为变得令人震惊——她开始啃食幼猴的残骸。
德马可博士对此表示困惑,因为这种从无微不至的母性照料到同类相食的极端转变,其中的过程难以用言语来解释。尽管研究者们正在竭力探究Evalyne这一反常行为的真正原因,他们推测这种行为可能是母猴在失去幼猴后,表达其最后的、最极端情感的方式。
在《灵长类》期刊的论文中,研究者们写道:随着时光的流逝,母猴与幼猴尸体之间的情感联系逐渐减弱,直至最终完全放弃残留的尸体。这一过程如同一种残酷的告别,充满了母爱的深沉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