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创业失败 87岁老太练摊偿还百万债务
这位87岁的老太太陈金英的故事,是一部充满诚信与坚韧的人生篇章。在丽水市区的一栋老居民楼里,她依然忙碌着,为了偿还百万债务而努力练摊。她的故事在小区内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的心。
陈金英老太太退休后创办企业,曾有过辉煌时期。工厂兴旺时,拥有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一百多名员工,销售额高达千万。随着市场的变化,货物大量滞销,工厂最终停工停产。虽然卖掉了厂房和市区的两套房子,但她仍然欠下了外债一百多万。但她坚定地表示:“该还的债我会尽力还完,否则我心里不安。”
于是,陈金英老太太开始了艰难的还债之旅。她在自家的阳台上卖货,来来往往的顾客将她的房子挤得满满当当。她不得不坐在户外记账收钱。所有的羽绒服都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销售,每件价格在50到200元之间。她的诚信和坚韧感动了无数人的心,大家都纷纷前来购买羽绒服,帮助她偿还债务。
陈金英老太太的故事在志愿者群里传播开来,更多热心人加入进来。她的销售额每天高达两万。她说:“按照这个进度下去,年前我就能把存货清仓,刚好还清一百多的欠债。”她还表示,欠款里除了银行贷款外,还有部分是民间借贷的利息。她坚持要还利息,因为她不想让自己的好名声败在这件事上。
这是一个充满敬意的创业传奇——
陈金英,一位因身体原因提前告别职场的女性。在53岁的人生转折点,她并未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发现了丽水市场中老年羽绒制品的空白。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在城郊租下了一栋300平方米的民房,购置机器,招募员工,踏上了创业之路。
她的羽绒制品因其优良的品质和实惠的价格,迅速在市场上获得了热烈反响。到了2004年,陈金英的事业达到了巅峰,产值飙升到1000多万元,利润逾百万元,产品更是远销金华、杭州等地。
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没有及时更新产品款式,她的羽绒制品逐渐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审美需求,销售开始停滞。到了2011年,陈金英甚至变卖了厂房和市区的两套房产以偿还债务。到了2012年底,她面临着连支付员工工资都困难的困境。
过年之际,陈金英选择在街头摆摊销售存货,只为给她的12名员工筹集薪水,让他们能够带着薪水回家过年。谈及此事,这位坚强的女性总会泪眼婆娑。
新闻+:
“让后代觉得奶奶是个好人”
陈金英的一生中乐善好施的精神为人所称道。她多次荣获丽水市的“道德模范”等荣誉证书。无论是汶川地震、印尼海啸的灾难现场,还是丽水贫困学生的校园,亦或是福利院的老人生活费用,她总是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这些荣誉证书被陈金英珍重地收藏起来。她表示自己虽有钱却未曾给孩子留下物质财富,她希望这些证书能够流传下去,让后代们看到奶奶的善良与奉献。“如果这次卖的存货还款有盈余,我还会继续捐赠。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儿孙自有儿孙福。”她的善举与无私精神感动了无数人。(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