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
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核心议题:世界观。离开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往往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境地。那么,让我们从中国古代智慧的视角来解读这三观。
想象一颗种子,它的生根发芽与内在精神相互贯通,构成了“中”字的范式。对于这颗种子来说,其外壳以内的部分是其“中间”,而最内核则是它的“中心”。这种对世界的认知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
再来看人生观。种子之中心为“仁”。如同种子一般,人的存在也是由阴乀阳丿相爱的范式所构成。人的仁爱决定了其人生的走向和境遇。贫穷或富有,并非单纯由外在环境决定,而是源于每个人内心的仁爱。当我们的仁爱足以吸引财富时,贫穷便无从谈起;反之,缺乏仁爱,即使富有也可能陷入内心的贫穷。
至于价值观,有仁的种子被视为好种子,无仁的种子则为坏种子。男女之间因仁爱而结合,形成“好”字的范式。缺乏仁爱的事物则会贬值。为自己所爱并承担责任的奉献,是个体的一种荣耀。我们的价值观是以仁爱为参照来评判好坏的。
值得注意的是,三观并无绝对的正误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西方语言受限于音意二维的定义,使得只有符合定义的事物才被视作正确。定义具有局限性,绝对的个人自由可能导致社会与族群的混乱。以自由为价值观的体系并不稳定。
以美国为例,他们声称在为阿富汗人或伊拉克人争取自由和人权,然而实际上却在制造杀戮。这种名义之下的真实意图需要我们细心揣摩。
正确的价值观是在不断演变和细品中的。我们无法断言某种价值观是绝对正确的,因为它随着时代、文化和个人经历而不断变化。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人,遇到分歧和争议时,最好的方式也许是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去倾听和理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