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早朝听到鸡鸣,写下一首诗堪称经典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两位传奇人物——刘邦与朱元璋,他们都是从平民百姓中崛起,建立了伟大的帝国。如果要追溯他们的出身背景,朱元璋无疑是最为草根的农民。
刘邦曾任职泗水亭长,相当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如派出所所长。而朱元璋的家族世代务农,他本人的童年时光是在田野中度过的,曾做过放牛娃,甚至在寺庙里当过和尚。有人称赞他为唯一的布衣天子,从贫民一路逆袭,成为一国之君。
这样的出身背景也给朱元璋留下了深深的自卑烙印。他常常疑神疑鬼,对人们是否嘲笑他的过去充满疑虑。这种心态使得他对手下的群臣极为敏感,常常因为一些字眼而引发猜疑,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例如,他特别忌讳“则”字,因为这个字与“贼”字相近,而他在建立明朝前曾被视作反贼。这种“做贼心虚”的心态使得他在文字上极为敏感。
尽管朱元璋对文字的使用极为严苛,但他本人也有诗才。流传最广的是他登基那日的《咏鸡鸣》:“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虽然前两句看似粗俗,但实则强调了公鸡鸣叫的动作,是诗歌中常见的写法。而朱元璋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出他的霸气和决心。
这首诗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作为一个草根农民,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展现出的气魄和决心实属不易。有时候,“大俗即大雅”,朱元璋的这首诗虽被诟病,但却展现了他的个性和决心。听到这首诗的大臣们,虽然一开始觉得粗俗,但听到后两句却为之震惊。这首诗如同毛主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展现了朱元璋开创帝王基业的霸气和决心。
刘邦与朱元璋的历史轨迹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故事。而朱元璋作为一个真正的草根农民,能建立伟大的帝国并展现出诗才和霸气,实属不易。他的诗歌虽然粗俗,但却展现了他的个性和决心,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