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在历史上真是忠于汉室之人吗?不过是他的筹码
深感兴趣的朋友们,奇闻奇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
在公元212年,曹操有意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他深知这一举动可能会遭到荀彧的反对,于是提前派人与其商讨。尽管曹操给予了荀彧充分的尊重,但荀彧并没有顺从他的心意。荀彧直接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曹操应该秉持忠诚,兴义兵以匡扶汉室。他强调君子不应做超出德行的事情。荀彧的直言不讳激怒了曹操。当曹操出征时,他送了一个空食盒给荀彧,荀彧明白这是曹操的暗示,于是选择服毒自尽,以死表明自己的立场。
看上去,荀彧因为曹操要加封九锡、进位国公而与之决裂,他真的是忠于汉室的人吗?
许多人认为,荀彧当初投奔曹操,是因为天下诸侯中,只有曹操能够拨乱反正。荀彧认为先让曹操平定天下,再还政于汉室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这只是人们的想法。实际上,荀彧向来智谋无双,在曹操迎接入许都的时候,他就应该看出曹操的野心。毕竟,当时曹操公然解除汉献帝的私人武装,这已经清楚地表明了曹操的野心。
至于荀彧投奔曹操的原因,绝不是因为他相信曹操能拨乱反正。毕竟,那时的曹操还在袁绍麾下,甚至在宛城之战中曾被击败,损失惨重。即使曹操真的能够平定天下,指望他还政给汉室,这难道不是幻想吗?
说到底,如果豪门大族真的忠心于汉室,那么在汉灵帝尸骨未寒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整天在家中聚会,打算冲入皇宫。荀彧也是如此,“忠于汉室”只是他与曹操讨价还价的一块。当曹操的出价让豪门士族满意时,世家大族们自然会觉得“天命所归”。问题就在于,曹操的出价一直无法满足这些人的期望,这才有了荀彧的以死明志。
在笔者看来,荀彧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对汉室忠心过。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增加自己手中的,以便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保持自身的地位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