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国祚绵长,但君王大多窝窝囊囊
周朝,作为历史上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国祚之长令人惊叹,享有近八百年的辉煌岁月。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大多数的君王似乎并未展现出应有的英明与果断,相反,他们的故事充满了窝囊与无奈。
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武王,继承父亲遗志,成功推翻殷商,建立新朝。刚刚坐拥天下两年多的他,便因操劳过度和担忧旧势力复辟等原因英年早逝。他的继承者,周成王和康王,是周朝历史上最有权势和声望的两位君主。他们的统治时期被誉为"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史学家将这个繁荣时期称为“盛世”。
康王去世后,周王朝的天子们的命运却急转直下。周康王的儿子继位不久便在南巡途中落水身亡。关于他的死因,历史记载扑朔迷离。据说昭王是衰微的王道下被谋害的,因此被称为窝囊周王第一人。
昭王的继任者周穆王,决心重振周朝雄风,但他的征战结果却令人失望。他历尽艰辛却只得到了四张白狼皮,这无疑是失败。之后的共王、懿王、孝王、夷王等几位天子,都没有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到了周厉王时期,他的暴政引发了民众的反感,甚至被民众驱逐出都城。
周厉王的儿子宣王试图振兴国家,但最终也未能挽回周天子的权威。而之后的幽王更是昏聩无道,只顾宠幸妃子,无视江山社稷。最终,王后和太子为了保住权势,联合犬戎偷袭周都,幽王被杀,西周也宣告灭亡。
回顾西周的历史,诸位天子中确实少有英明之主。而东周时期,天子更是连傀儡都当不成,成了纯粹的摆设。这不禁让人感叹,这三十七位君王中,究竟有几位真正的明主呢?
周朝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曲折和无奈的历史。尽管它立国八百年,享有国祚之久令人惊叹,但其中的大部分君王似乎都在窝囊与无奈中度过了一生。这部历史充满了遗憾和感慨,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明主和什么是真正的国家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