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几乎杀所有功臣 却只留下了一人
元朝末年,政治败坏,百姓哀鸣,统治者日益残酷无情,终于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意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勇的起义领袖郭子兴于1352年揭竿而起,领导民众对抗暴政。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郭子兴不幸病逝后,朱元璋接过了起义的旗帜,继续领导抗元斗争,并最终在1368年成功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众所周知,伴君如伴虎。朱元璋坐上皇位后,其猜忌与刻薄逐渐显现。他几乎处决了所有与他共打天下的功臣。这背后的原因,既是为了保护他的儿子朱允文以及孙子朱氏江山的长治久安,也是因为朱元璋绝不容许在他死后,还有老臣可能危害朱氏皇权。在这场大清洗中,有一个人却奇迹般地逃过一劫,他就是汤和。
汤和出身贫寒,与朱元璋是儿时伙伴,共同在一条街上长大。他从小便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其他孩子玩耍时总能成为领头者。长大后,汤和身高七尺,性格沉稳,善于谋划。1352年,他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很快便获得了千户的职位。随后,他写信邀请朱元璋加入义军,共同反抗暴政。
在朱元璋登上皇位的过程中,汤和一直是他身边的重要助手。1368年,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论功行赏,却故意将汤和的职位降为侯,但汤和并不在意,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眼里,几年后,汤和的地位得以提升。他善于捕捉朱元璋的心思,当察觉到朱元璋可能对功臣们下手时,他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希望能回到故乡,以此保全自己。
明朝时期,主要的外患是倭寇的骚扰。朱元璋让汤和回来解决这一问题。汤和到达沿海后,决定修建59座城以防范倭寇。完成任务后,他返回京城复命,并得到了朱元璋的丰厚赏赐。
辞官回乡后,汤和并没有因此松懈。他每天游山玩水、喝酒下棋,从不与地方乡绅结交,也不谈论国家大事。他严格遵守法纪,并严格要求子女。尽管朱元璋安排耳目监视他,但他的行为让朱元璋逐渐放心。
汤和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急流勇退。在功成名就、位极人臣时,他选择归隐,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大智慧。他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懂得自保。这些或许就是他能够幸存下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