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当初辅佐的人如果是曹操 诸葛亮能不能帮曹操一统天下
对于那些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刘备的传奇故事津津乐道的朋友们,迷奇闻网的小编特地为大家带来一篇分析文章,让我们一起其中的奥妙与假设。
在《三国演义》这部千古流传的史诗巨作中,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际遇被誉为历史上最动人的佳话之一。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地请出诸葛亮,共同为蜀汉的崛起而奋斗。由于蜀汉实力较弱,诸葛亮竭尽全力仍未能完成一统中原的大业,最终病逝在五丈原,令人扼腕叹息!
很多人都会设想,如果诸葛亮选择辅佐曹操,而不是刘备,他能否凭借自己的智谋帮助曹操完成统一大业呢?让我们一起深入剖析这个问题。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两位古代名臣都是辅佐君王、平定天下的杰出人物。这就决定了诸葛亮无论投奔哪位君主,都必须是“相父”式的核心角色。在曹操集团中,这样的地位是难以获得的。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最接近“相父”角色的是颍川大族出身的荀彧。荀彧在曹操集团内的地位并非简单的“二把手”,更多的是作为参谋总长,为曹操提供策略方案。他并没有权力替曹操做决定。
相较之下,在刘备的集团中,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是拥有决策权的,甚至能够替刘备做决定。这样的待遇,在曹操那里是绝无仅有的。
何况,曹操手下群英荟萃,不仅有荀彧,还有荀攸、程昱、刘晔等顶级谋士。更有地位崇高的“元老团”,包括钟繇、王朗、华歆等人。诸葛亮要想在其中立足,不仅要面对众多同僚的竞争,还要应对复杂的权力斗争。
而且,诸葛亮若想投靠曹操也错过了最佳时机。诸葛亮出山时,已是公元207年,曹操已经控制中原,集团内部也基本稳定。他能发挥的舞台已经不多,没有显著的功劳,又怎能得到曹操的重用?
曹操的性格多疑,对权力把控极严,不可能容忍诸葛亮这样的智者获得更多权力。而刘备性情宽宏,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这种信任与尊重是任何物质待遇都无法替代的。
从诸葛亮的个人发展、集团内部的权力格局以及两位君主的性格与信任度来看,诸葛亮要想担任终身首席执行官并发挥更大的作用,投靠曹操并非最佳选择。而刘备才是他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最佳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