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凌叛乱为何会以失败告终?哪些原因引起的?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而王凌,便是其中的一位英勇豪杰。在历史的洪流中,他因不满朝政的专擅,联手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为帝,然而事泄后自尽,时年事已高。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事,这位三国将领的传奇人生。
王凌出身名门,原是司徒的侄子。在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乱京之际,王凌凭借身手敏捷逃过一劫。后遇明主曹操,便一直追随其左右,为曹魏效力。正始十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大将军及其党羽,王凌见状,心生愤懑。
王凌联合外甥令狐愚,准备讨伐司马懿,认为曹芳昏庸无能,意图另立曹操之子王曹彪为帝。令狐愚的突然病逝,令王凌失去了一支重要力量。更糟糕的是,令狐愚的心腹告密于朝廷,将他们的计划全盘托出。
得知消息后的司马懿,虽然震惊,但因缺乏具体证据,便假装不知,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嘉平三年春,王凌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以抵抗吴军为名,意图调动军队起事。然而司马懿洞悉其图谋,未应其请求。王凌于是联合新任兖州刺史黄华,企图废曹芳、立曹彪为帝并讨伐司马懿。黄华立即将此事密告司马懿。
司马懿决定收网之时,亲率大军讨伐王凌。他先是赦免王凌无罪,然后写信告知其罪责已明。王凌势单力薄,无奈乘船出逃,却向司马懿谢罪并交出印绶和节钺。司马懿宽宏大量,派人解开王凌的绳索,归还其印绶和节钺。
面对司马懿的大军,王凌自知难逃一死。他经过贾逵的祠堂时,大喊自己是曹魏的忠臣。这正是“王凌呼庙”典故的由来。贾逵一生忠于曹魏,却生出一个为司马氏效力的儿子贾充,若泉下有知,估计气得吐血。
被押送到项城时,王凌找来旧部属,服毒自杀。司马懿随后将王凌和令狐愚暴尸三日,将参与政变的参与者全部诛灭三族,并将楚王曹彪赐死。
王凌之所以失败,原因有三点。他提出废帝另立的目标显然是造反,未能得到拥护曹魏者的支持。令狐愚的去世使王凌失去了一位有力的支持者。王凌的讨伐计划轻易外泄,保密工作失误也是其失败的一大原因。
回顾王凌的一生,虽英勇无畏却难逃历史的宿命。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乱世之中行事需更加缜密谨慎方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