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七大谋士分别是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东吴孙权手下的七大谋士之结局
对于热衷于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对东吴孙权手下的谋士充满兴趣的小伙伴们,一定听说过其手下的七大谋士。他们各怀才华,为孙权的江东基业出谋划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这七大谋士的结局。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使得孙权账下的诸多谋士无言以对,展现了一己之力的强大。在这部著作中,作者罗贯中特意安排了包括七大谋士在内的七人,依次向诸葛亮发起挑战。历史上的这些谋士,在历经风雨后,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
张昭作为江东的元老,是小说中第一个向诸葛亮发难的人物。赤壁之战后,他被封为绥远将军,并获得侯爵地位。当他看到孙权因取得成就而骄傲自满时,张昭选择直言不讳,警醒孙权不要重蹈覆辙。尽管如此,他的直言却让孙权对他的印象逐渐降低。张昭虽被众人推举为丞相,但因孙权认为他性格过于刚直而未获任命。张昭归家研究儒学,最终在236年去世。
步骘是另一位重要的谋士。赤壁之战后,他在江东担任太守。公元210年,他被派往交州平定战乱。步骘在任期间表现出色,稳固了东吴的统治。后来,在重要的军事行动中,他负责镇守益阳,防御刘备的进攻。因其表现突出,步骘受到孙权的重视,多次镇守边疆。最终在246年,接替前任成为丞相。
薛综在步骘之后也曾被派往交州镇守。而陆绩则因孝道闻名,曾任郁林太守。与其他人相比,陆绩的命运较为不幸,他在32岁时因病去世。
严畯在去世后,曾被推荐为其职位的继承人。他自感不足,推辞了任命。他曾作为使者出使蜀国,为孙刘联盟的维持做出了贡献。程秉则以精通儒学而闻名,受到孙权的重视。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并不详细。
最后一位谋士是虞翻。他在孙权攻打荆州时担任随行军师,多次为孙权出谋划策。在荆州投降后,他建议继续出击攻打关羽,以确保江东的安全。虞翻因多次直言孙权的错误而遭到贬谪。最终他在交州为官,于233年去世。
这七大谋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和结局。他们为孙权的江东基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他们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不已,成为三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