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为什么在大渡河兵败 石达开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
今天,迷奇闻网的小编要讲述一个令人感慨的历史故事——石达开在四川的败走之路。石达开,这位英勇的将领,在太平天国时期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石达开离开天京后,带领部队与清军展开了数百场激战。尽管胜少负多,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在退守广西的日子里,他虽有退隐之心,但他的部队仍然忠心耿耿,为了生存,他决定前往四川建立新的根据地。
当他率军进攻四川时,太平军的战斗力已不如前。几次与清军的交锋都以太平军的失败告终。太平军的灭亡似乎已经注定,即便是石达开这样的英勇将领也难以扭转乾坤。
1863年,石达开再次率领部队向四川发起进攻。他们成功渡过江,突破长江防线,五月时到达大渡河。天公不作美,恶劣的天气使得太平军无法成功强渡大渡河。粮草的匮乏使得整个部队陷入了绝境。
天气虽然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的决策失误。居然为了儿子的生日庆典而耽误了渡河的良机,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石达开、赖裕新、李福猷三路大军进攻四川,最终在成都汇合。其中赖裕新、李福猷两路成功牵制了骆秉章的军队。而石达开这一路也进展顺利,只要能成功渡河,夺取成都便指日可待。大渡河一带的防御相对薄弱,如果石达开果断决策渡河,或许能趁河水未涨之际成功拿下大渡河。他未能抓住这难得的战机。相反,他为自己的儿子庆祝三天三夜,这给了骆秉章足够的时间在大渡河集结重兵设防。石达开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三天后,石达开再次试图强渡大渡河,但遭到了清军的坚决反击。再加上河水暴涨,他的强渡行动再次失败。此时的骆秉章已有足够的信心击败石达开。石达开深知自己的末日已来临。为了保全三军,他选择主动投降。他最终上了骆秉章的当,全军被屠,这位一代名将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传奇一生。
石达开原本有机会逃出生天。如果他能及时渡河,或许能给清军以重创。他未能把握住战机,最终只能以悲剧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他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也让我们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