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就不能
为何只有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一位胆识过人、心胸开阔的豪杰。为何只有他能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我们一同这背后的故事。
曹操占据北方,建立了魏国,其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回顾历史,隆中对时期,诸葛亮便指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告诫我们不可与之争锋。
那么,为何挟天子的策略只被曹操成功实施呢?
其实,第一个得到天子的人并非曹操。在董卓进入京城后,他掌控了皇帝。董卓过于残暴,对皇帝粗暴无礼,甚至行废立之事。他的行为引起了朝廷的反对,士大夫们对他心生厌恶。
董卓失败后,李傕和郭汜接过了天子的权柄。但他们与董卓无异,对皇帝缺乏尊重,仅将其视为工具。
曹操迎接天子,起初带有深厚的情感。他的地盘与汉献帝相隔遥远,他希望能向天子表达敬意。尽管途中遭遇了杨奉等势力的阻隔,但曹操仍通过董昭的帮助成功接走了汉献帝。
对于汉献帝而言,被曹操接走或许是一件幸事。因为曹操对他关怀备至,与其他人如董卓、李傕等形成鲜明对比。
挟天子并非易事。想要享受其带来的好处,必须付出尊天子的代价和真诚。董卓、李傕、杨奉等人只想着得到权力,却不愿付出应有的尊重。他们最终失败。
曹操的成功源于他的远大目标和对自我的克制。在乱世之中,他学会了仁义,这是成功的关键。读历史,思考人生,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在末年群雄并起的时代,各路诸侯手中的权利达到了顶峰,皇帝却沦为傀儡。曹操能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非偶然。他有着不同寻常人的格局和看问题的高度。
董卓虽掌握天子,却只是一介莽夫。他对天子的不敬引发了各路诸侯的讨伐。而袁绍等世族子弟在争夺权势时,缺乏容人的气量,难以成就大事。
曹操不同,他在其他诸侯争抢玉玺时,及时迎回天子并牢牢掌握。尽管面临反对,他仍化解危机,聚集人才,安抚百姓。他的聪明和策略让人佩服。
在纲常被破坏的情况下,曹操依然迎回皇帝,并将其安置在自己的地方。他得以用皇帝的名义册封诸侯、征讨其他势力,这一策略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