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 刘备最后为什么失败 应该还有后半句他不知
为何会走向失败?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许多读者心中的疑惑。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的深处,其中的奥秘。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汉室衰微,天下分裂,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欲在这乱世之中建功立业。
有这样一位英雄,出身卑微,以织席贩履为生,却胸怀大志,自称汉皇后裔。国难当头,他立志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决心匡扶汉室。他究竟凭什么实现自己的梦想呢?缺乏官职与财富,他该如何招兵、扩充实力呢?
他深知,唯有收服人心才能成就大事。于是,他大肆炒作自己的身世,四处宣扬自己的仁义之君形象,吸引有志之士共谋大业。这种策略果然效果显著,不久便吸引了张、关、赵等诸多名将的加盟。他们见识了他的仁义之术后,也惊叹不已。
刘备得到了这些英勇的武将后,虽然屡战屡胜,但仍然遭遇失败。在逃命的途中,他遇到了司马微。刘备向这位老者请教救国之道。老者指出,虽然他的武将英勇无比,但文将却缺乏经国济世之才。刘备急切地询问如何寻找这样的大才。水镜先生笑道:“此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
此后,刘备一门心思寻求这二位大才。不知是祖宗刘邦显灵还是他走了什么运,这二人竟然都被他找到。他们分别是庞统和诸葛亮。
庞统和诸葛亮确实拥有真才实学。庞统刚跟随刘备,便助他夺得川蜀之地,可惜英年早逝。而诸葛亮更是协助刘备从数千人马发展到后来的开国称帝,其功不可没。
即使刘备得到了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才,也仍然未能安天下。这是否意味着刘备无能?或者水镜先生是个骗子?其实,“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这句话还有下一句,水镜先生没有说出来:“子初孝直,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子初孝直都是川蜀地区的杰出人才,他们在当地盘踞多年,才能不下于诸葛亮。他们英年早逝,未能协助刘备一统天下。这也验证了那句“汉室难兴”。刘备死后,诸葛亮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最终蜀国不敌敌军而投降。
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了变数与挑战。即使拥有了杰出的人才,也难以保证一定能成就大业。这不仅仅是刘备个人的失败,更是历史的无奈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