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史官万斯同年幼闭门苦读的故事
万斯同:清初史学巨匠
万斯同(公元1638年-公元1702年),字季野,号石园,浙江鄞县人。这位史学界的璀璨明珠,师从黄宗羲,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万斯同是一位气节高尚的史学家,他的生涯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坚持与努力,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崇高地位。他的精神与学问,是我们后人永远学习的典范。
万斯同拒绝了清廷的诏请修史邀请,他不愿妥协于权贵,坚持自己的原则与信仰。他的老师黄宗羲对他的坚持给予了肯定与支持。黄宗羲认为修史事关后世子孙的大业,需要公正无私的人来完成。于是,他动员万斯同赴京修史,并鼓励他以布衣之身参与史局工作。万斯同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以布衣身份主编《明史》,前后十九年,完成了明史原稿《明史稿》五百卷。这些稿件经过严格的审核与修改,成为了中国史学的瑰宝。他的成就被誉为司马迁、班固之后的杰出史学家。
万斯同的生活并不总是平静的。他曾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因贪玩被批评后决心发奋读书。他闭门苦读,从《茶经》中汲取灵感,开始努力学习。他读书过目不忘,博通诸史,尤其对掌故有深厚的了解。他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努力与坚持。他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万斯同的学问深邃,他的历史评价极高。他的老师黄宗羲称赞他:“四方声价归明水,一代贤奸托布衣。”全祖望评价他的《明史稿》为“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梁启超先生更是赞誉他在清代史学中的卓越地位:“其以独力成《明史稿》,论者谓司马迁、班固以后一人而已。”这些赞誉都体现了万斯同在史学界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命运对这位伟大的史学家并不宽容。万斯同在康熙四十一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的墓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令人痛心。他的藏书被钱名世占有,但他的学问与成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万斯同的传奇人生与卓越贡献将永远熠熠生辉在历史的星空中。
万斯同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坚持与努力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学问与成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他是中国史学界的璀璨明珠,他的传奇人生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