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或许不会摧毁人类 完美复制另一个你
【奇闻速递】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了一项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学理论,该理论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位科学家提出。这位科学家关于黑洞的“毛毛球理论”引发了学界广泛的热议。
该理论的核心理念是:黑洞的边界并不像之前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致命,它并不会摧毁任何接触到的东西。相反,站在黑洞的表面,你也许会进入一个神奇的新世界,一个几乎完美的“另一个你”的世界。就像是被卷入了一个科幻电影的剧情,黑洞似乎拥有复制的能力,而非毁灭。
提出这一独特理论的博士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萨米尔·马瑟。他的理论与目前关于黑洞的主流观点大相径庭。传统观念认为黑洞的边界存在“火墙”,任何试图穿越的物体都将被摧毁。马瑟博士却表示,接触黑洞的物体并不会被摧毁,反而会产生一个几乎完美的复制品。
回溯到2003年,马瑟博士首次提出了这个关于黑洞的“毛毛球理论”,当时他提出黑洞并不拥有一个绝对的边界,而是一个更为“毛糙”的表面。物体并不会真正地“落入”黑洞,而是存在于黑洞的表面之上。这一理论也为我们理解宇宙全息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宇宙全息理论暗示存在一个我们无法看到的维度,可能存在于我们的四周,包含着我们宇宙的所有信息。
马瑟博士的理论对于当前的黑洞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更为流行的黑洞“火墙”理论被证实是错误的,那么宇宙全息理论在马瑟博士的理论框架下将得以存续。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完善自己的理论,并在Arxiv在线网站上发布了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强调黑洞对物体的复制并非完美无缺,这种不完美性正是关键所在,它不仅允许复制的发生,还将每个黑洞的独特性考虑在内。每个黑洞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
在宇宙学中,不完美性至关重要。它使得大爆炸后的物质得以聚集,形成了我们身边的恒星、行星和星系。马瑟博士表示,关于“毛毛球理论”和“火墙理论”的争论其实非常简单——“你是否接受不完美?”这是一个挑战学界、激发公众想象的深刻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或许有一天会找到答案,但在此之前,这个问题将继续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