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天山南路之战的详细经过?最后结果怎么样
巴达克山的汗索勒坦沙在阿尔浑楚岭的战斗之中成功擒获了大、小和卓,这标志着大、小和卓动乱的彻底平息,也使得天山南北地区的分裂局面得以终结。这场战役的胜利对于整个地区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六月的战斗中,兆惠和富德两位将领各自率领1.5万精兵,分别进攻喀什噶尔和叶尔羌。两路清军会师在叶尔羌城东的黑水河畔,成功击败了叛军。面对清军强大的攻势,大小和卓意识到大势已去,他们在城中大肆掠夺财物后,率部南逃,跨越葱岭,逃往帕米尔高原。清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困在山岭之上。清军一面使用火器攻击,一面高喊招降。叛军纷纷投降,场面壮观,小和卓木甚至亲自挥刀也无法阻止。这场战斗,清军获得了1.2万余名叛军降卒。
1759年夏天,大小和卓带着妻孥旧仆三四百人逃奔到巴达克山(今天的阿富汗东部)。清军与巴达克山的部族进行了交涉,终于在八月,大、小和卓被巴达克山部首领素勒坦沙斩杀,并将他们的尸首交给清军(《圣武记·乾隆勘定回疆记》)。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的正月末,来自浩罕、巴达克山以及博洛尔的使臣抵达京城。在正月二十七日(1760年2月27日),乾隆皇帝在午门升御座,接受了霍集占的首级。不久之后,兆惠、富德、明瑞、巴禄等将士也抵达京城。乾隆皇帝在良乡县黄新庄驻跸,亲自犒劳西征的将士,并设坛祭天,表达对天地和将军的敬意。三月三日(西历4月18日),乾隆皇帝在中南海内的丰泽园设宴,款待了兆惠、富德、明瑞、巴禄等将军与回部的王公伯克,并赏赐出征将士帑银和缎匹。
整个过程中,清军表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高超的战术智慧,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胜利不仅为天山南北地区带来了统一和稳定,也展现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强大和威严。乾隆皇帝对将士的犒劳和赏赐,更是体现了皇家对忠诚与勇猛的赞赏与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