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地理优势让司马昭短时间难以突围 他为什
尚未了解伐蜀之战的读者,让我为你们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在三国鼎立的时期,司马昭掌权后,为何首选的目标是蜀汉而不是东吴呢?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蜀汉国力不如东吴,蜀汉的地理优势使得其难以在短时间内被攻克。实际上,司马昭的这一决策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
有句俗语叫“柿子要捡软的捏”。对于司马昭来说,消灭蜀汉显然是一个较为容易的选择。相较于东吴,蜀汉在兵力、人口等方面都要逊色一些。据史书记载,三国后期,曹魏的人口约为450万人,拥有约45万大军。而蜀汉在巅峰时期的人口仅有约95万,兵力最多只有10万人。从实力对比来看,消灭蜀汉的难度相对较低。
蜀汉在三国后期人才凋零,缺乏一流的文臣武将。诸葛亮的逝世使得蜀汉失去了一位杰出的领导者。虽然留下了姜维、魏延等人才,但在公元263年前后,这些人才大部分已经去世。姜维频繁的北伐虽然给曹魏带来了困扰,但也给了曹魏讨伐蜀汉的借口。
从蜀汉内部来看,后主刘禅虽然不是昏庸无能的君主,但至少不是非常有才干和作为的。他对奸臣的宠信客观上削弱了蜀汉的实力。另一方面,司马昭掌控的曹魏如果要发动消灭东吴的战争,需要建造一大批船只,越过东吴的长江天险。而进攻蜀汉则不需要借助水师,只需原有的步兵即可。曹魏进攻蜀汉的成本要小于进攻东吴。
地理位置也是司马昭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巴蜀之地处在长江流域的上游,而司马昭若先消灭蜀汉,将拥有巴蜀之地,从而实现对东吴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司马昭可以从巴蜀之地出兵,派遣一支水师从长江上游进攻长江中下游的东吴,让东吴腹背受敌,从而降低消灭东吴的难度。
司马昭先灭蜀汉而非东吴的决策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蜀汉实力相对较弱、人才凋零、内部问题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这些因素使得司马昭选择了先攻蜀汉,从而为消灭东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