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缺乏安全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似乎难以摆脱一种情感的困扰,那就是对安全的渴求。人的内心,就像一片难以度量的海洋,深邃且复杂。许多人能够看透世事,却无法看透人心的微妙变化,因此枉费了无数心思。
真正看透人心,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有些人习惯以理性的悲观态度面对生活,蜷缩在床边入睡,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与这样的人交往,我们需要为他们描绘未来的蓝图,为他们提供克服困难的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放下心中的戒备,与我们坦诚相待。
另一些人则习惯以手掩口笑,对除了真正朋友之外的人保持戒备。他们对世界的疑心过重,给自己背负了过多的压力。这类人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个小小的消息就可能令他们坐卧不安。如果我们与他们为友,应该避免打扰他们的思维;若是对手,则需谨慎行事,以免触发他们的不安。
还有些人,他们拒绝直视对方的眼睛,具有自闭倾向。他们的内心虽然柔软,但性格中的羞涩成分使他们对世界产生隔膜。对这类人,我们需要用爱去感化他们,通过生活细节去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
在社交场合中,总有一些人面对恭维能幽默自嘲。他们表面看来聪明幽默、开朗谦和,实际上他们对人际交往有着深深的不屑。他们有极强的自我意识,看透了人心,因而对人心有了更深的不安感。与这样的人共事,我们需要公事公办,避免过多的奢望。
对于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我们更需慎重对待。他们的心底对世界存在距离感,草率地去感化他们只会适得其反。我们能做的,就是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只有经过多次愉快的合作,他们才可能真正对我们敞开心怀。
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表面的友好,而是公正与真实。只有在这份公正与真实中,他们才能找到真正的安全感,才能放下心中的戒备,真正地信任他人。实习编辑:张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