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手下四大将军是哪几个为什么没有重用
在三国时期,刘备麾下的上将们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职责。前将军镇守荆州,右将军领巴西太守,左将军则负责重要军事事务,而后将军则是军事力量的坚实后盾。而翊军将军一职,似乎是为近卫军、御林军的统领而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羽、张飞自刘备起事之初便追随左右,深受刘备的器重。黄忠也在刘备的旗下被委以重任。而马超,性格直爽,对刘备的忠诚毋庸置疑,因此在刘备部下的生涯中也颇受重用。
我们不能忽视的还有一位重要的将领——魏延。他是刘备亲自提拔的武将,在担任汉中太守时,与刘备的对话展现了他的才华与决心。
至于赵云,我对他怀有极高的评价。无论是在演义还是正史中,他的英勇表现都让人赞叹。遗憾的是,他主要是作为刘备的亲卫队长存在,很少有机会单独领兵。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刘备对赵云的信任不足。尤其是在刘备认清汉室不可复兴后,开始争霸天下,而赵云仍坚持匡扶汉室的理念,二者的理念差异导致刘备未能赋予赵云更高的军事职位。
那么,为何赵云未得到重用呢?关张得到重用是自然的,自家兄弟都不给大权,还有谁可信呢?政权如何稳固?黄忠是荆南派系的代表,在刘备部队的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给他高位可以安抚这一派系。马超作为加盟商户,自然不能忽视。而赵云呢?他在部队中虽有名声,但没有自己的派系。在部队中给他太高的权力似乎没有必要。
刘备手中还有一支势力——益州派系。这一派系也需要有人制约平衡。但在军事方面,益州的力量参与不多,不够强势。制约他们主要依靠的是诸葛、赵云等人。赵云并非纯粹的武将,他在蜀中作为文臣管理内政的职位也并不低,与其他几位猛将相比,他在内政方面的表现也有显著的成绩。综合这些因素,赵云在军队中的地位被排在了五猛将的最后一位。但即便如此,赵云的勇猛无双仍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声望和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