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吴蜀两国结盟,使者往来频繁,本应该只谈友谊,申明利害,然而蜀汉国的一次使者却节外生枝,最终自取其辱。这个蜀国的使者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探寻历史长河中的这段佳话。
薛综,沛郡竹邑人士也。年幼时随家族赴交州避难,师从刘熙。士燮归附孙权后,朝廷征召薛综为五官中郎将,并任命其为合浦、交趾太守。交州新辟,刺史领兵讨伐,薛综随军南征,直至九真。任务完成后,他回到京都,代理谒者仆射一职。
某日,西蜀使者张奉在孙权面前以拆分尚书阚泽的姓名嘲弄对方,阚泽无法应对。薛综巧妙借巡行斟酒之机,以独特的方式回应张奉:“蜀是何物?有犬为獨,无犬为蜀。苟字为身,横生眼目,一条虫子,钻入其腹。”张奉虽试图反击,但薛综迅速回应:“吴又如何?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国,天子之都。”此言一出,众人欢笑,张奉无言以对。此事件充分展现了薛综的机智与敏捷。
黄龙三年正月廿二日,孙权下令薛综撰写祭祖赞辞,不得使用寻常文字。薛综迅速完成文章,措辞诚敬而文采灿烂。孙权满意并要求其增加首尾两段。薛综所作祝辞文辞新颖,备受赞誉。此后,薛综在吴国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长史、选曹尚书和太子少傅等。
韩综的人生经历虽不复杂,但在《志》中的传记篇幅却较长,主要记录了他给孙权的两次上书。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次子薛莹先后三次担任吴国史官,其投降书亦由薛莹所写。这是否与他的儿子最初被任命为官员有关,我们不得而知。
吴蜀两国结盟虽总体稳固,但使者之间的交往却偶尔显现出一些小心思。那些试图展现自身学问的使者,有时却因此成为笑柄。如东吴使者张温在已知皇帝称帝的情况下询问天姓什么,结果被秦宓巧妙反驳。这些使者的卖弄之举也让我们看到,尽管吴蜀联盟总体平稳,但其间仍有微妙的心思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