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草甘膦厂家(农行业之草甘膦专题研究:

韩国热点 2025-08-20 08:18www.baricitinib.cn韩剧剧情网

报告出品方:光大证券,作者赵乃迪、周家诺、胡星月。

一、除草剂中的佼佼者——草甘膦

在全球农业中,除草剂作为防治杂草的重要工具,其地位不可忽视。草甘膦作为除草剂中的佼佼者,更是备受关注。

1. 全球除草剂市场概览

除草剂是全球农第一大单品,用于杂草的防除。随着农业的发展,杂草问题愈发严重,对粮食生产构成威胁。除草剂的使用已成为杂草防除的重要手段。据Phillips McDougall报告数据显示,全球除草剂市场规模稳步回升。

除草剂对杂草具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种类多样。其中,草甘膦作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对绿色植物无明显选择性,能够迅速被杂草茎叶吸收并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合成代谢,导致植物死亡。

2. 草甘膦的市场地位

草甘膦虽为非选择性除草剂,但其作用机理独特,性能优异。作为全球生产量和销量最大的农药品种,草甘膦在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后,迅速成为全球农民的首选。草甘膦具备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性,且一旦与土壤接触就能够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降解。这使得草甘膦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种植增产稳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草甘膦的出色表现使其在除草剂市场中独占鳌头。在全球作物用除草剂市场中,草甘膦的销售额稳居第一。据统计,草甘膦的全球销售额达到近60亿美元,在全球除草剂销售额中的占比高达21.4%,远超其他除草剂品种。

草甘膦还主要用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生产。由于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草甘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草甘膦作为除草剂中的佼佼者,凭借其优异性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备受关注。在全球农业中,草甘膦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种植增产稳收提供了重要保障。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性使其成为农民的首选,而其在转基因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更是为其未来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它通过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EPSPS)的活性,干扰蛋白质合成,从而导致植株死亡。它在除草方面不具有选择性,既可除掉作物间的杂草,也可能对作物造成伤害。对其使用需要谨慎和精确。

草甘膦在农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孟山都将草甘膦与基因工程结合,研制出抗草甘膦的转基因作物以来,草甘膦的使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草甘膦具备了选择性及高效性,能够在清除杂草的同时保护作物,大大降低了农田管理的成本。与此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无人机施技术等,草甘膦的应用更加便捷,进一步推动了农田机械化进程。

在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中,甘氨酸法和IDA法是最主要的两种生产工艺。甘氨酸法包括法和氢氰酸法,而IDA法则以二乙醇胺法和氢氰酸法为主。虽然甘氨酸法生产工艺成熟,原料广泛,但环保处理成本较高,且产品杂质含量较高,需要深度处理才能达到出口标准。而IDA法则具有技术先进、产品质量高等优势,更适合大规模运行。

在草甘膦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目前,甘氨酸法的生产成本较低,但IDA法的产品质量较高。农行业的景气周期为草甘膦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全球粮食供给体系的不稳定性,以及各国对粮食自给的高度重视,为农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此背景下,转基因作物的持续推广和百草枯的退出,进一步打开了草甘膦的需求空间。

我国对粮食安全的持续强调,为农行业带来了政策上的支持。与此全球通胀、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也对粮食供应体系产生了影响,进一步提升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草甘膦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具之一,其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草甘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需求的增加,草甘膦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全球粮食供应链面临不稳定的大背景下,自2020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全面攀升。在此背景下,农化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提升。根据Wind数据显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粮食产品价格,如大豆、玉米和小麦等,均出现显著上涨。

2021年,CBOT的小麦、玉米和大豆期货产品结算均价同比涨幅分别达到了28%、56%和43%。进入2022年年初,受俄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全球粮价迅速冲高并维持震荡。到了年中,由于全球经济前景黯淡,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下跌,带动粮食价格回落。

尽管如此,从2022年的第三季度开始,粮食价格开始出现反弹。CBOT的小麦、玉米和大豆期货产品结算价的同比涨幅分别达到了29.9%、19.3%和11.5%。我们预测,在粮食安全备受重视以及全球粮食供应收缩的背景下,农品种植意愿将增强,农产品种植面积将有所回升。这将进一步带动对化肥、农药等农化产品的需求增长,为农化产业带来繁荣。

另一方面,上游化工品原料价格的飙升也推动了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俄乌冲突等因素导致全球上游化学原料供应明显收缩,致使原油、天然气等关键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加剧了自2021年开始的全球性通胀。对于农业而言,化工品原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步提升。尽管近期国内农业领域的PPI增速有所回落,但农原料成本仍处于高位水平。

农业的繁荣,带动了草甘膦等农药价格的上涨。当前,农药价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实际价格指数方面,尽管近期价格波动较大,但各类农药原材料价格仍显著高于之前水平。在上游原料价格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得到了强有力的成本支撑,使得农产品价格得以维持在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抗草甘膦作物的出现大幅提振了草甘膦的需求。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提升,草甘膦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自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球已有29个国家或地区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大豆和玉米是主要的转基因作物品种,也是草甘膦最大的下游应用作物。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开发改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已成为大势所趋。这使得草甘膦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农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全球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稳步增加,以及各国转基因作物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全球对草甘膦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这一切的背后,是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崛起,它们已成为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主力军。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提振了草甘膦的市场需求。这类作物中,大多数都是耐除草剂的品种。以美国为例,自1996年批准转基因大豆的商业化种植以来,耐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其占比也逐年攀升。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美国的草甘膦用量也呈现显著增长。

国内方面,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积极推动,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也在加速。我国的转基因研发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尽管我国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但发展空间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大豆和玉米是草甘膦的主要需求来源,而我国在这两种作物的单产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耐除草剂大豆和玉米品种的出现,将有效降低除草成本,提高产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这种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无疑将为草甘膦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和种植,草甘膦的需求前景十分广阔。国内外的政策推动、技术的进步以及作物单产的提升,都将为草甘膦的需求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而随着更多耐除草剂大豆和玉米品种的上市,草甘膦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商品化应用的加速推进,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市场需求逐渐显现,草甘膦的使用范围和数量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在我国,草甘膦的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章节 2.3:百草枯退出市场,草甘膦打开增量空间

百草枯因其高效触杀性能和性价比优势,曾是我国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品种之一。其潜在的风险性和危害促使多个国家对其采取了禁限用政策。我国也在逐步收紧百草枯的生产和销售,这一趋势为草甘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百草枯的禁限用政策为草甘膦等替代产品创造了巨大的增量空间。

全球百草枯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近年来产能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随着百草枯逐渐退出市场,其原有市场份额将被草甘膦等替代产品所占据。据统计,假设有70%的百草枯被草甘膦替代,现有百草枯产能的退出市场将有望为草甘膦带来新增需求。

章节 3.1:草甘膦产能集中,未来暂无新增产能

草甘膦的全球产能主要集中在少数地区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和中国的产能占据主导地位。海外市场上只有拜耳具备大规模的草甘膦产能,而我国则是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国。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政策的限制,我国草甘膦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逐步改善。

近年来,我国草甘膦行业经历了环保核查、供给侧改革和“三磷”整治等政策的洗礼,不达标的中小生产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与此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自我调整,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我国草甘膦行业的产能持续缩减,未来无新增规划的产能,行业供给格局趋于稳定。在此背景下,龙头企业将充分享受规模及成本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发展。

草甘膦行业在我国的生产状况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从百川盈孚的数据来看,自2017年至2022年,草甘膦行业的平均开工率持续上升,产量也呈现稳步增长。在2022年,受部分生产企业装置检修的影响,产量略有下降。尽管如此,这并未改变草甘膦行业的整体增长趋势。

在探究草甘膦行业的深层动态时,我们发现其价格走势颇具看点。自2019年我国开展“三磷”整治和供给侧改革以来,草甘膦行业的新增产能几乎微乎其微,部分落后产能也相继退出,这使得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而在2020年,由于四川乐山洪水的影响,部分企业停产,国内草甘膦库存迅速下滑,市场供应量的收缩助推了草甘膦价格的上涨。到了2021年,能耗双控政策导致原材料如黄磷、甘氨酸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推动了草甘膦价格的飙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草甘膦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但这并未压制草甘膦的毛利润,反而有所增益。

目前,草甘膦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进入2022年后,虽然价格有所回调,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据百川盈孚统计,截至11月11日,国内草甘膦均价约为每吨5.09万元,相较于前两年均有显著增长。

从长期来看,草甘膦市场将呈现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从供给端看,由于草甘膦是发改委限制投资项目,未来产能可能持续收缩,新增产能释放有限。而从需求端看,农业景气周期的带动,全球转基因作物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农业种植结构、耕作方法的变化和农民劳动力减少等因素,都将推动全球对草甘膦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转向重点企业分析。

扬农化工,作为国内农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在农化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先正达集团的入驻和“两化”合并的完成,公司协同效应凸显,成为全球最大的拟除虫菊酯原生产制造商。受益于农行业的高景气和主营产品的价量齐升,公司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优异。公司通过内生与外延并举的策略,持续拓宽产能布局,夯实自身实力。从最初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到现在拥有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大类下的多种原、助剂产品,盈利空间进一步拓宽。

新安股份则以“硅 草甘膦”双轮驱动的策略脱颖而出。随着价格上涨,公司的业绩也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两家公司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草甘膦行业及其相关企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新安股份和江山股份:硅基新材料与农产业的融合之旅

新安股份,自1965年始,由建德化工厂演变而来,于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巧妙采取硅与草甘膦并行的战略布局,这种协同效应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有机硅生产中的副产物稀盐酸是草甘膦的原料,而草甘膦的副产物氯甲烷又成为有机硅单体生产的要素,这种循环使得公司的综合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随着农业行业的繁荣,新安股份的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89.77亿元,同比增长51.45%,净利润增长更为显著,达到26.54亿元,同比增长354.56%。草甘膦,作为公司的主导产品,充分受益于行业的高景气。现有草甘膦产能8万吨/年,再加上外购的原生产制剂,公司草甘膦销售量近10万吨。

随着全球多国禁用百草枯,草甘膦作为替代品,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与此转基因作物的推广也使得草甘膦需求激增,行业供需趋势愈发紧张,草甘膦价格有望短期保持上升趋势。新安股份依托强大的产品和渠道资源,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协同发展的产品群,包括以草甘膦为主导的除草剂、杀虫杀菌剂以及生物防控产品等。

在硅基全产业链布局方面,新安股份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上游金属硅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下游中高端产品布局积极。现有工业硅产能10万吨/年,并且有更多的项目在推进中,预计后期工业硅的产能规模将达到30万吨以上。基于自产自供的优势,公司既能享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红利,又能保障有机硅业务的盈利能力。

与此江山股份,我国草甘膦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公司主营业务以农、化工产品为主线,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善。作为首批通过环保核查的草甘膦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拥有7万吨/年的草甘膦原产能。

受益于农行业的高景气,两大主营产品价量齐升,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而在农产业结构方面,公司也在不断优化,引进国外先进的甲叉法技术生产酰胺类除草剂。

新安股份和江山股份,在硅基新材料与农产业的融合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未来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两家公司有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农业创新领域,公司于2022年6月与枝江市人民缔结了合作协议,共同迈出加速灭生性除草剂JS-T205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一步。此合作不仅彰显了公司对于农业发展的深度投入,更体现了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坚定决心。

在杀虫剂领域,该公司以其先进的敌敌畏、产品的清洁生产工艺路线为国内领先。更令人瞩目的是,公司研发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型杀虫剂,如氯噻啉和烯啶虫胺,是国家农业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产品的杀虫效果卓越,明显优于同类产品,为农作物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也在不断增加对绿色高效植保、新材料、智能化转型等项目的投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公司年产7600吨的绿色高效植保技术改进项目、制剂提升及包装仓储智能化项目已陆续投产,为公司业绩带来了显著增长。

在阻燃剂业务方面,公司也不遗余力地发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阻燃剂作为我国高分子材料改性添加剂的第二大市场,其中有机磷系阻燃剂因其阻燃效率和环保性能并重的特性,是目前市场上增长最快的阻燃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凭借处理含磷废水的丰富经验和成熟的湿式氧化技术,以及盐酸资源利用的途径,公司能够充分发挥其环保治理的优势,生产和开发一系列有机磷系阻燃剂。公司开发的TCPP和BDP等有机磷系阻燃剂产品,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和工程塑料等领域,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目前,公司拥有3万吨/年的TCPP装置和1万吨/年的BDP装置,已在2022年建成投产。为进一步强化阻燃剂业务的竞争力,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公告计划实施阻燃剂二期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9月底完成。此项目总投资5791万元,投产后有望带来年均销售收入6.08亿元和年均利润总额1.47亿元,投资回收期仅为1.56年。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阻燃剂TCPP的产能将增至8万吨/年,BDP产能将达到1.5万吨/年,这将充分发挥公司磷化工产品产业链的优势,为公司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凭借着产品质量优越、成本较低的优势,公司有望提高销量并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在农业创新、杀虫剂研发以及阻燃剂生产等领域的表现令人瞩目。本文仅供参考,并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查阅报告原文。【未来智库】为您提供更多深度分析和行业洞察。

上一篇: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力三要素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aricitinib.cn 韩剧剧情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最新韩剧,韩剧电影,韩剧漫画,韩剧剧情网,韩剧推荐,好看的韩剧,看韩剧,韩剧大全,热播韩剧,韩剧吻戏,韩剧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