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昭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叫他痴儿
历史上的赵德昭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被称为“痴儿”?让我们一同这段深沉的历史,揭晓背后的故事。
在历史的漩涡中,赵匡胤的皇位本应传给其子赵德昭。命运弄人,赵光义却得天独机,顺利继位。尽管世人对此议论纷纷,但赵匡胤的死因却成了千古谜团。赵光义为了稳固皇权,不惜铲除皇室成员。而在赵匡胤的儿子中,赵德昭是最有可能夺回皇位的一位,然而他却因过于忠厚而被逼自尽,赵光义甚至称他为“痴儿”。
昔日,宋太宗赵光义刚刚登基,为了稳固军心,亲自领兵征战,意图一统华夏。当时的北汉与契丹已结盟,太原城固若金汤。久攻不下的赵光义无计可施,竟打算掘开汾河的河堤,用水淹没太原城。众多大臣纷纷劝谏,认为此举有违天和,会令无辜百姓死伤无数。赵光义却一意孤行,唯独赵德昭坚持反对。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赵德昭是个不懂变通的人。别人都无法让赵光义改变主意,为何他还要硬碰硬呢?
在随后的战争中,赵光义不顾手下强烈劝阻,坚持用疲惫之师强攻契丹,结果大败而归。突围到涿州后,人们发现赵光义已失踪。天子在战场上失踪,这是何等危险的事情,可能引发动乱,天下可能再次陷入分裂。世人一向敬重赵德昭,几位手握重兵的将领一起向赵德昭下跪,请求他登上天子之位。
眼看即将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江山,赵德昭却拒绝了众人的请求。他说皇上平日待我们不薄,我们不能恩将仇报。这是赵德昭成为天子的绝佳时机,一旦他答应,就算未来找到赵光义,众人也会支持他撤除赵光义。赵德昭却在关键时刻心怀仁慈,放弃了这大好机会。说他是个愚忠而不懂变通的人并不为过。这也为他后来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班师回朝后,赵光义将过错全推到了大臣身上,对他们进行严厉处罚。赵德昭却再次站出来为大臣们说话,提议先奖赏攻击太原时的有功之臣。这进一步激怒了赵光义。赵光义冷冷地问:“等你当了天子再犒赏他们怎样呢?”这句话让赵德昭意识到天子不再信任自己。这个愚忠、不懂变通的他怎能忍受这样的结果呢?回家后,他选择了自尽。果然如赵光义所言,他真是个名副其实的“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