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墓穴中的致命机关是如何设置的
近年来,《鬼吹灯》等盗墓小说的盛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古墓热潮,人们纷纷对古墓中的神秘机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股热潮中,我们不禁好奇,现实中的古墓是否也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机关重重呢?为此,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盗墓史》的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子今教授,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揭开神秘的古墓机关之谜。
王子今教授告诉我们,现实中的古墓为了防盗墓的确存在许多神奇的机关。其中,“疑冢”和“虚墓”是最常见的两种反盗墓手段。“疑冢”是为了迷惑盗墓者,让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墓葬位置在哪里。而那些既炫耀威权富贵又努力隐藏自己真实葬所的形式,便是所谓的“虚墓”。除了这些隐蔽的墓葬之外,古墓积石也是一种常见的防盗措施。比如春秋晚期的太原晋国赵卿墓,就有大量砾石和石块用于保护墓葬不被盗掘。
除了这些消极的防盗方式,还有一些能够杀伤盗墓者的手段,如伏火、毒烟和机等。王子今教授介绍,有些墓葬会在墓中储水或积沙来防止盗墓者的入侵。而南方的“火坑墓”就是利用可燃气体在墓中形成火势来阻止盗墓者。神秘的马王堆汉墓就是一座著名的喷火古墓,其内部曾喷出莫名的气体并点燃。
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费尽心思。秦始皇陵的内部结构据说有空前复杂的形式,其中包括用机射杀盗掘者。据王子今教授介绍,这也是当时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制作技术最高水平的体现。秦始皇陵地宫还储有大量水银,这些水银不仅用于模拟江河大海,还可能用于以剧毒汞蒸气杀死盗掘者。
古墓的防盗手段丰富多样,从隐蔽墓葬、古墓积石到伏火、毒烟和机等杀伤性手段,无不体现了古人对防盗墓的高超智慧和想象力。王子今教授认为,这些防盗手段的背后,既有对墓葬安全的考虑,也有对墓葬主人尊严的维护。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关于古墓机关的奥秘将被揭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