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齐刘豫为何抑郁病死在家中-刘豫怎么死的
刘豫:从农家子到权臣的跌宕人生
刘豫,字彦游,出身农家,虽缺乏教养与德行,但天赋异禀,终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殿中待御史。他的命运在北宋末年发生了重大转折。
当时,刘豫担任河北西路提点刑狱。金兵南下时,他选择了弃职而逃。不久,他重新得到济南府的职位。当北方大乱之际,他却想逃到南方,却遭到朝廷的拒绝。金兵围城时,他更是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将士,然后向金人投降。
1130年,刘豫成为金人册封的傀儡皇帝,建立“大齐”,建都大名。此后,他多次派儿子刘麟、侄子刘猊以及叛将李成、孔彦舟等人配合金军侵袭大宋。伪齐军一度攻占襄阳等地,但在1134年遭遇挫败。此后,刘豫屡次派兵与金军联合南侵,却屡屡战败。金人对他的不满与日俱增。
1136年,刘豫在中原征民兵准备大举进攻大宋时,金人却不再协助他。伪齐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节节败退,伤亡惨重。次年,金人废除了他的皇位,将他降为蜀王。之后的故事更是让人感叹他的命运多舛。
在金人的胁迫下,刘豫及其子刘陵被赶到了临潢府。尽管金人给了他田地住宅让他生活,但刘豫仍然郁郁寡欢。他在家中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关于他死的具体时间,宋史和金史的记载存在分歧。
除了政治生涯的跌宕起伏,刘豫还因盗墓而臭名昭著。他的盗墓行为主要发生在他迁都汴梁之后。他假借淘沙的名义,开挖了洛阳、开封一代的陵墓,甚至撬开了宋哲宗的棺椁,让哲宗的尸骨暴露在荒野。这一行为在史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为了获取宝物,他甚至设立了“淘沙官”,这是中国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官方盗墓机构”。
刘豫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从一个农家子到权臣的历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但他的治国无能以及后来的悲惨结局又让人唏嘘不已。他的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历史、反思现实的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