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联合抗曹为何孙权突然变脸害死了关羽
在公元219年,汉中的战火已经燃烧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荆州,这个战略要地,成为了孙刘两家争夺的焦点。原本为了策应刘备,荆州守军突然发动攻击,打向襄樊,使曹军节节败退。就在关羽高歌猛进之际,盟友东吴却趁虚而入,夺取了荆州,并斩杀了关羽。从并肩作战的盟友到势不两立的仇敌,这其中的原因究竟为何?
荆州虽为孙刘共同打下,但主力却是东吴。无论是之前的南郡争夺战还是其他战役,一直都是东吴在与曹操激战。刘备却在孙权与曹操火拼之际,抢占了胜利果实,占据了大部分荆州。尽管孙权为了抗曹大局选择忍气吞声,但心中的怨恨却难以平息。后来,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期待其能如期归还。刘备夺下西川后却毫无归还之意,东吴多次索要无果,最终孙权只能采取强硬手段夺回失地。
荆州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不仅人口众多、钱粮充足,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南郡的得失关系到东吴的存亡,占据南郡既可以北进攻击曹操,又可以顺流而下直捣东吴腹地。为了夺回这一战略要地,东吴不得不采取行动。
刘备占据荆益两州后,实力大增,隐隐有压倒曹操的势头。东吴担忧若刘备势力继续扩张,自己将成为其下一个目标。为了遏制刘备的发展势头,东吴决定夺回荆州。夺回荆州后,东吴实力暴增,成为仅次于曹魏的第二大势力。
关羽的骄傲自大也是孙权夺荆州的之一。关羽拒绝了东吴的提亲,更骂孙权为狗,这无疑激怒了孙权。而联刘抗曹的方针虽然是由东吴大都督提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的执行者和支持者发生了变化。公元217年,鲁肃去世,继任的大都督放弃了联刘抗曹的方针,极力鼓动孙权夺回荆州。这也是孙权夺荆州的直接原因之一。
荆州的争夺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胜败,更是孙刘两家利益、策略和恩怨的交织。在这场争夺中,双方从盟友变为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