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行有哪些事迹?为何康熙称他天下第一
塑造一位廉洁官员的传奇人生——张伯行的正直与清廉
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涌现出无数清官,他们忠诚、廉洁、节俭、刚正不阿,为民。今天,趣怪网小编要为您讲述的,是一位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官员——张伯行。
或许在名气上,张伯行不如包拯、海瑞等人响亮,但他的事迹却丝毫不逊色。张伯行,字孝先,号敬庵,河南仪封人氏。他的祖辈父辈都是饱读孔孟之书,这种熏陶使得张伯行自幼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三岁时已熟读四书五经。
张伯行入仕后,一路清廉为官,深得百姓爱戴。他逐步升迁,担任江苏按察使时,其清廉之名开始远播。在那个时代,新官上任需要向上司送礼以示敬意,但张伯行却坚决拒绝,为此甚至得罪了自己的上司。康熙皇帝得知后,对张伯行的正直大加赞赏,亲自举荐他,使得他得以在官场更进一步。
张伯行出任巡抚后,他的清廉之风吹遍四方。他亲自撰写《禁止馈送檄》,并张贴在巡抚衙门,其中名言字字珠玑:“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他痛恶官场的腐败,从不与贪官污吏为伍。当他担任巡抚期间,敢于拒绝上司的征敛,甚至与两江总督噶礼发生冲突。著名的督抚互参案便是由此而来。皇帝在权衡之后,选择支持张伯行,革去总督噶礼的官职。张伯行以巡抚身份扳倒总督,展现了他刚正不阿、不屈服于权势的性格。
皇帝对张伯行的敬重不仅体现在此次事件上。在他即位后,皇帝更是对张伯行委以重任,许多国家大事都征求他的意见。命运却如此不公,两年后,张伯行因病离世,结束了他坎坷却清廉的一生。
这位清官的故事代代相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廉洁、正直、勇敢抗腐的官员形象。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明白清廉与正直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战胜一切不公与黑暗。张伯行虽然离世已久,但他的精神将永远被我们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