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亡之谜 为什么刘备不发援兵救关羽
介绍关羽失守之谜:悲壮的败走麦城
关羽,蜀汉的英勇大将,曾经威震华夏,却在一次大战后兵败麦城,头颅被孙权砍下。这场战役中,关羽的兵力为何不足?为何没有得到及时的援救?让我们一同这背后的故事。
时光回溯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深秋,曹操因关羽北攻樊城,心生恐惧,意图迁都。谋士、蒋济等人洞悉孙权野心,认为可以利用孙权来牵制关羽。曹操便动员大军,准备亲自征讨关羽。与此孙权暗中派遣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兵支援。关羽后方失守,面临腹背受敌的危机。
荆州重镇江陵的守将麋芳和公安守将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不战而降。吕蒙趁势攻陷荆州各郡。救援樊城的徐晃因兵力不足,难以与关羽抗衡。曹操陆续派遣增援部队,最终徐晃成功击败围困樊城的关羽军队。关羽得知后方生变,无奈南撤,但水军仍控制汉水。他的军队家属多在江陵,得知江陵失陷,士兵逐渐溃散,退至麦城。
那么,刘备为何在关羽长达半年的攻防战中未派一兵一卒增援?原因何在?
东吴奇袭荆州的是三路军。除了吕蒙孙皎负责的白衣渡江奇袭荆州外,还有一路是李异谢旌,他们堵住了巴蜀和荆州的要道夷陵,使得西川的刘备难以收到消息。
从时间上来看,刘备因忙于巩固汉中,未能及时得知前线战况。而且,关羽败得太快,刘封和孟达驻守上庸,虽有意救援,却面临两难选择。荆州与蜀中虽近,但路途艰险,消息传递不便。在襄樊战役打响后,刘备等人对形势估计不足,等到消息传来,已是事出无奈。
关羽仓促出兵,前期战事顺利使他产生了侥幸心理。他骄傲自矜,未能识破东吴背后的计谋。
最终,关羽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败走麦城,被擒身亡。他的失败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羽被杀害后,孙权将其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这场战役的惨烈与悲壮,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