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剧回馈人民 《黄土高天》重返丰源助
刚刚圆满收官的央视一套黄金档史诗大剧《黄土高天》,在全国网和实时榜上均取得了收视双冠的佳绩。随着大结局的落幕,这部聚焦于“三农”题材的巨作并未停止其步伐。近日,《黄土高天》剧组重返拍摄地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丰塬村,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影视助力脱贫攻坚扶志主题活动”。董勇、王海燕、陈逸恒、嵇波等一众主创人员回归剧中丰源村的“故乡”,与当地领导、媒体以及热情洋溢的村民们共聚一堂,分享拍摄心得,重游故地,表达对麟游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这场“回乡探亲”的活动不仅见证了剧组对脱贫攻坚的坚定支持,更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深厚情感。丰源村在《黄土高天》中的呈现,是剧组对这片土地的敬意与情感的结晶。今年春节,这部电视剧在这里开机,111天的艰苦拍摄让全体村民难以忘怀。如今,剧组带着荣誉和成绩回归,这是对乡亲们最好的汇报。
尽管当天室外气温只有1°,寒风凛冽,但主演们的热情却如春日的阳光般温暖。他们纷纷表达了在丰塬村拍摄时的深刻感受,并对麟游县及丰塬村寄予了浓厚的祝福。董勇用他在拍摄时学习的陕西话向村民们致以亲切问候,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王海燕则表达了希望再次回到丰塬的美好愿望。陈逸恒则希望通过这部戏能推动丰塬村的旅游业发展,让老房子成为旅游的亮点,带动当地经济。而其他演员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为麟游的美好未来献上了诚挚的祝福。
在拍摄的艰辛日子里,《黄土高天》剧组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为了感谢所有人对这部作品的关爱与支持,剧组特意向丰塬村互助合作社捐款20万。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剧组“影视助力脱贫攻坚”的诚意,也体现了他们与乡亲们深厚的情感纽带。
麟游县作为国家扶贫工作的重点县,近年来在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黄土高天》的拍摄地选在麟游,无疑为展示、宣传麟游提升了知名度,也为打响麟游文化的品牌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该剧的播出,麟游的商机也日益显现,当地借此契机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其中包括影视旅游等项目。一部描写农村生活的影视剧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对此,当地授予《黄土高天》主创人员丰塬村“荣誉村民”称号,并颁发了证书。
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有大咖明星的倾情参与,更有当地村民的热烈响应。那些曾参与拍摄的群众演员、基层村都激动不已。老村支书感慨自己的生活被演绎得如此真实,群演村民则表示参与拍摄后深受触动,决定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艺术永远服务于生活,《黄土高天》正是最好的例证。在的官方代表看来,主创团队精心制作的《黄土高天》电视剧无疑为麟游县的未来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这部作品生动描绘了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展示了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精神,以及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还有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激励着乡村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更为人民群众建设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活动结束时,主创团队与麟游县的领导、村民们一同参观了曾经的拍摄地点,重温那些美好而富有意义的拍摄时光。王海燕走进“老屋”,仔细回味那些镜头下的生活片段,感慨良多。她表示,刚刚结束播出就回到群众中、重返拍摄场景的经历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难以忘怀。而董勇则在“自家院子”里激动地宣布,这里已经成为“秦家纪念馆”,他希望更多的人来此地参观,共同感受40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演员们重回拍摄地采风的举动,无疑为所有影视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以身作则,激励着影视工作者要深入群众,稳固群众基础,创作出更具生活气息、讴歌新时代的优秀作品。这种艺术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馈于民的理念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和丰富。
他们的行动和作品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影视艺术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在这个新时代,影视工作者应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镜头记录时代的变迁,用艺术的力量激发人们的情感和共鸣。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更加有、有温度的作品,真正体现出艺术的社会价值。《黄土高天》不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