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周恩来的四次痛哭
人们熟知的周恩来总理,有时温文尔雅、和蔼可亲,有时威严冷峻、坚定顽强。他不仅仅是我们所见的这些面貌。“重冰覆盖下的一座火山”难以概括他的全貌。在与他相伴的几十年里,我深受感动的还有他在公开场合难以观察到的另一面——至情至性、奔放不羁的周恩来。
我曾亲眼见证他站在西花厅的海棠树下,仰面欣赏那繁花似锦的景象。在那宁静的时刻,他独自沉醉于无言的美妙遐想之中,周围的世界仿佛都静止了。我也曾目睹他激动不已地在屋里来回踱步,双眼时而漆黑,时而闪烁着火光,内心的激烈情绪让他战栗并握紧拳头。
他的自控能力极强,但他的情感世界却是如此丰富和充沛,以至于他偶尔也会失去自控,任由情感自然流淌。无论是喜怒哀乐,他都有形于色的时候,也有自然流泻的时刻。我多次看到他的眼中涌动着泪水,伤心难过,悲痛到难以自持。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我心灵震颤的场景有四次。
第一次是在1942年7月,那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时刻。在重庆的红岩嘴,周老太爷突然中风了。周老太爷是周恩来的父亲周助纲,我们习惯地称他周老太爷。因为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重庆生活稳定,他们的父母都来到了这里。
周老太爷是一位朴实无华、忠厚老实的老人。他穿着传统的夏布或黑绸长袍,胆小谨慎。在重庆的南方局公开活动阵地,如红岩嘴、曾家岩和新华日报社,周老太爷很少露面。为了安全起见,周恩来选择住在红岩嘴。当时曾家岩50号的周围环境复杂,常有特务出没。为了安全起见,只有在城内办公太晚时,周恩来才会在那里休息。当周老太爷被安排住在红岩嘴时,我们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他外出遭遇危险。谁也没有想到他会突然生病。就在周恩来住院接受手术等待车的时候,我们得知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当时周恩来正在接受膀胱脓肿的治疗。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我们陷入了沉思:是否应该告诉周恩来这个消息?如果告诉他实情,他作为一位孝顺的儿子和崇尚敬老传统的典范人物会悲痛欲绝影响身体恢复不说还肯定会不顾一切地奔丧……经过深思熟虑后大家决定暂时不告诉他这个消息。“我看暂时不能告诉周公。”董必武果断地说,“周公对家族长辈十分尊敬对后辈也谦逊有礼。”邓颖超与董必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关于如何处理周老太爷的逝世消息。父亲已然离世,他们深知此刻对于悲痛的处理要慎重考虑。邓颖超同意董必武的观点:“让我们先不透露这个消息,集中精力处理丧事。”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尸体的保存是个难题,他们决定先稳住局势,尽可能地延迟宣布消息。
天气酷热难耐,高温下尸体的保存尤为困难。他们决定暂时隐瞒周恩来关于周老太爷去世的消息。他们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周公的身体能够有所恢复,到时候再视情况决定是否告知真相。在痛苦和艰难的抉择面前,他们决定为周恩来的身心健康考虑,暂时保守这个秘密。这个决定背后蕴含着对亲人深深的爱和对现实情况的理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