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一直得不到信任,为何刘备还让他把守汉中呢?
探索关羽无言的背后:为何对刘备安排魏延镇守汉中无异议?
作为蜀汉集团的CEO,刘备在集团内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尤其是对他的结拜兄弟,刘备更是重视他们的意见。在将汉中镇守的重任交给魏延时,关羽,这位一直意见颇多的大将,却出乎意料地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深入剖析。
众所周知,关羽的战斗实力超群,但在为人处世方面,他的骄傲自大的性格却为人所熟知。他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于除自家兄弟外的其他大将,总是抱有一种不屑的态度。就算是与刘备同样亲近的兄弟,也时常被他批评。甚至,他还曾动手揍糜芳,导致糜芳因害怕他而叛逃。
那么,为何关羽会在这次关于汉中镇守的任务上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呢?关羽自知魏延更适合此任务。魏延虽然也是刘备阵营的大将,但在关羽眼中,他或许并不如张飞那样适合镇守城池。张飞虽然勇猛,但性格过于急躁,更适合上阵杀敌而非镇守城池。经过权衡利弊,关羽或许认为刘备的安排更为合理。
关羽想提出意见,但机会并不允许。在刘备做出这个安排时,关羽并不在身边,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魏延已经领命前往汉中。即使关羽对魏延有异议,也无法及时传达给刘备。
除此之外,关羽对刘备的用意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作为结拜多年的兄弟,彼此之间的秉性和处事风格都了如指掌。关羽明白,刘备如此安排自有其深意,即使他再怎么看不上魏延,也不会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而让刘备下不来台。
由此可见,关羽并非不想对刘备的安排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实在没有机会和条件去表达。如果当时关羽在刘备身边,他或许会主动请缨前往汉中执行镇守任务,这符合他骄傲自大、勤快霸气的性格特点。关羽对刘备安排魏延镇守汉中的决策保持沉默,背后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