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为什么是鬼节(为什么鬼节是在农历七月
在中国农历七月,一段古老的传说与这片土地紧密交织。这是一个被俗称为“鬼月”的时节,在这个月份里,印度教中的兰节所讲述的故事仿佛走进了现实。兰节的故事里,“倒悬”的意象,实际上源自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目莲的亲身经历。他的母亲在离世后,因受饿鬼之苦而无法享受食物。在释迦的帮助下,目莲以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借此功德成功救渡了他的母亲。这个感人的故事传为佳话,也影响了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传统习俗,这一天成了祭祀孤魂的日子。
农历七月,在华夏大地上被笼罩着一层神秘的氛围。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月是鬼门关大门常开的时间,众鬼得以在人间游荡。而七月十四日,更是阴气最重的一天。传说在这一天的子夜时分,人们若在荒郊野外停留,便有可能目睹百鬼夜行的奇观。冥司点燃的大红灯笼引领着这些鬼魂,他们浩浩荡荡地从奈何桥上过来,回到阔别已久的阳界。这一夜,人们宜在家中度过,不宜外出。
在农历七月,奇异的传闻层出不穷。很多人声称能见到鬼魂,走夜路时也容易遭遇鬼打墙等超自然现象。甚至,一些人会出现被附体的情况,病倒之后,要么身体虚弱,要么直接卧病不起。这种情况在鬼月期间尤其常见。
随着七月的到来,这类奇异事件也愈发频繁。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每家每户都会在七月初一或之前将自家的先人接回家中,以酒肉美食进行供奉。对于先人而言,这也是一年中难得的接受香火供奉的时刻。整个鬼月期间,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城市,人们很容易见到鬼魂的踪迹。
城市里的生活虽然与乡村有所不同,高楼大厦里家神坛不多见,人们不常将先人请回家供奉。在路边烧纸火、香烛或食物给先人的场景却时有发生。人们念叨着先人的姓名,感召他们前来领受供品。这种习俗虽然看似神秘,却也是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