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向背是什么意思(人心向背的故事150字)
人心向背,是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汉语词语,它描绘的是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的情感态度。
这一词汇源自宋代文人魏了翁的《鹤山文集》。文中提到:“师老财殚,币轻物贵,常产既竭,本根易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心向背”显得尤为重要。它像是一把尺,衡量着人们对事物的好恶情感,对方向的坚定程度。
今天,我们讲述一个与“人心向背”息息相关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渡江战役纪念馆的馆长——程红。她在巢湖之滨长大,也在关于“渡江支前英雄”的传奇故事中熏陶成长。如今,她的任务是将这些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纪念馆中,有一个故事尤为让人动容。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颜红英的19岁姑娘,她来自扬州,家中以船运为生。
1949年的渡江战役中,颜红英一家将全家赖以生存的木船改装,送两个班的解放军战士渡江。颜红英与父亲、妹妹三人轮流摇橹掌舵,在战火纷飞的情境下,颜红英脸部受伤,鲜血直流。她毫不退缩,坚持奋力摇橹。她留着一头大辫子划船的背影,被战地记者邹健东定格在那一刻,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国家一级革命历史文物。
这张照片不仅见证了颜红英的英勇与决心,还极大感动了全国人民,鼓舞了全军的士气。邹健东曾承诺将这张照片送给大辫子姑娘颜红英,为此他苦苦寻找了50年。他总感慨地说:“19岁啊,冒死送解放军,不容易。”终于在1999年,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两位历史中的当事人得以会面。
这个故事就是“人心向背”的生动写照。颜红英一家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无私与勇敢,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尊敬。他们的行为展现了人民对和平、正义的追求,也体现了人民对解放军的深厚情感。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到那个时代的英勇与决心,更让我们看到人心的力量,看到人民大众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