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帝高洋是个怎样的皇帝?他的历史评价如何?
文宣帝:北魏权臣到开国皇帝的蜕变
文宣帝,生于晋阳,名,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固阳)人。他是权臣、北齐次子,文襄帝同母弟,孝昭帝、武成帝同母兄。出生时有异兆,体貌丑恶不堪,为其母所讨厌。看似痴傻的幼儿实则大智若愚,聪慧过人。杨愔等重臣的支持下,他删削律令,并省州郡县,减少冗官,严禁贪污,重塑了朝廷的清明形象。他不仅筑起北齐长城四千里,置边镇二十五所,还屡次打败北方各族及契丹的侵犯,出击萧齐,拓地至淮南。功业成就后,文宣帝逐渐放纵酒色,残暴滥杀,赏费无度,导致国家衰败。他的一生历经三十一年(或三十四年),庙号显祖,被称为文宣皇帝。
关于历史对高洋的评价:
高欢曾言:“此儿意识过吾。”及“高欢不死矣。”
娄后评价:“汝父如龙,兄如虎。他们以为天位不可妄据,而你却独自欲行舜禹之事乎。”
高澄曾言:“此人亦得富贵。”李百药《北齐书》对其有深入评价:“帝少有大度……军国几策,独决怀抱……高祖平定四胡……始则存心政事……后来纵酒肆欲……”卢思道评价其:“人望所归……洎乎受终文祖……爰及中年……以万乘之贵……宠爱佞谀……自馀名士良臣……淫刑以逞。”朱敬则认为:“文宣承父兄之资……临事而惧……故使逆党无遗。”徐钧评价其:“奸谋远袭父兄基。”蔡东藩则言:“高洋以韬晦闻……令人不解!”综上所诉可见高洋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他既有着杰出的政治才能与军事策略使北齐逐渐强盛但晚年却又沉溺于酒色导致国家衰败。在他身上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作为一代帝王其生平事迹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令人感叹。文宣帝高洋堪称历史人物中颇具争议与戏剧性的一位。他的一生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起起伏伏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人性百态。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