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诞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他为何讨伐司马昭?
三国鼎立之际的诸葛诞叛乱风云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英雄辈出。曹魏将领诸葛诞,因不满司马氏的专权,愤然举兵反抗,成为了那段历史中波澜壮阔的一页。这不仅是诸葛诞的抗争,也是一场关于权力与信仰的较量。
诸葛诞与诸葛亮,同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裔,两人平辈兄弟情深。诸葛诞却选择了为曹魏效力,与蜀汉的诸葛亮分属不同的阵营。当司马懿诛曹爽、篡曹魏大权之时,诸葛诞心中的忧虑如火山爆发前的炽热岩浆涌动不息。
眼见好友夏侯玄因故被杀,诸葛诞心中的恐惧愈发强烈。《诸葛诞传》记载了他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朝廷的征召,对他而言更像是一场陷阱,重蹈好友覆辙的恐惧让他难以抉择。为了保护自己与家族的安全,诸葛诞无奈起兵反抗司马氏。这场行动便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淮南三叛”之一。
为了增强实力,诸葛诞集结了淮南、淮北的兵力,甚至新收编的扬州之兵也加入了他的队伍。他还向东吴求援,将儿子送往东吴作为人质以示诚意。东吴亦派遣三万兵力助他一臂之力。尽管诸葛诞的兵力众多,却未能抵挡司马昭的大军围攻。城内的粮食日渐减少,人心涣散,不少人选择投降。尽管他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但依旧未能抵挡住司马昭的进攻。
更为离奇的是,每年寿春都会因雨水泛滥发大水,这曾是诸葛诞心中的救命稻草。在那个关键的时刻,天空晴朗无雨。等到魏军破城之日,大雨倾盆而下,淹没了一片魏军营地。但此时的诸葛诞已经无力回天。这场雨似乎与他开了一个玩笑,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在关键时刻缺席。《三国志》中的记载揭示了这一离奇现象。这场雨更像是命运的捉弄,让诸葛诞的希望破灭。最终他突围失败被杀,家族亦被诛灭。淮南三叛结束后的曹魏天下已然成为了司马氏的大权天下。这是一场风云变幻中的悲剧落幕亦是历史变迁中的无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