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20多岁就为自己建好皇陵,葬入皇后地宫门一
在我国古代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皇陵建设作为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受到了历朝历代的极度重视。这种背景下,皇陵文化逐渐发展成熟,而皇帝的皇陵更是其中的瑰宝。在我国古代最功勋卓著的皇帝之一的康熙大帝的皇陵更是如此。
在康熙大帝的时代,大多数皇帝一登基就开始着手建造自己的皇陵。康熙初年,由于天下尚未安定,战乱频繁,清廷财政困难,无法承担皇陵建设的庞大费用。康熙大帝并未急于修建自己的皇陵。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天下的形势逐渐安定下来。随着康熙皇帝的首任皇后——仁孝皇后的去世,清廷开始着手修建康熙大帝的陵寝。工程于康熙十五年春在风水宝地瑞昌山开工,历时五年便完成了全部建设。康熙皇帝还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整个皇陵工程完全依托瑞昌山的自然地势建造,地面建筑包括大量的石牌楼、神像、宫殿等,其布局和规制严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的传统统治思想。这座皇陵无疑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陵寝建成的当年,康熙大帝将已去世多年的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梓宫迁葬入地宫。赫舍里皇后是康熙皇帝的首任皇后,两人感情深厚,被誉为清史中的一段佳话。她曾为康熙帝生下皇子后不幸因难产去世。因为皇陵尚未修建完成,梓宫暂时安放在殡宫,直到康熙的皇陵修建完成后再行葬礼。
康熙二十年间,当赫舍里皇后葬入地宫后,地宫的门并没有关闭。这一做法与我国古代其他封建王朝的传统不同。这或许是因为康熙帝对皇后深深的爱意,他希望能在另一个世界与皇后重逢。此后几年,随着其他皇室成员陆续葬入陵寝,地宫的门依然没有关闭。直到康熙皇帝去世后的元年,康熙帝的梓宫移入地宫后,地宫门才关闭。康熙帝还亲自为陵寝命名为景陵。
景陵作为一座艺术宝库,自建成后就历经磨难。曾多次发生火灾等意外。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在民国时期,历史罪人孙殿英贪婪于皇陵的宝藏,对景陵进行了无耻的盗墓活动,对我国这一艺术瑰宝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尽管如此,景陵依然是我们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历史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我们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