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女标准涉及肤发唇齿却唯独对胸无要求
在古代,对于胸部的审美并没有特定的要求和标准。在许多描写美女的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卫风硕人》、《登徒子好色赋》和《洛神赋》等,都未曾对胸部有过多的描述。尤其是《洛神赋》中,尽管对女性身体有着详尽的描绘,却唯独对胸部保持神秘。而在《汉杂事秘辛》中,对宫廷选美时梁商之女梁莹的体检记录堪称详尽,即便提及她的乳房,也仅以“胸乳菽发”四字简单描述,可见平胸并不影响其美。
对于美女的肤色,古代的审美却有着明确的标准。美女妩媚多姿,肤色是主要审美标准之一。在《诗经》中,“肤若凝脂”被用来形容美女庄姜的肌肤,这种肌肤被形容为如同凝固的脂肪一般光滑、细腻、洁白。数千年来,“凝脂”一直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除此之外,白色也被视为皮肤颜色的标准。在《登徒子好色赋》中,邻家女被描绘为“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其他诸如“肌肤胜雪”、“肤如凝雪”等词语也常被用来形容美女的肌肤。这种白色的肌肤被赋予了晶莹、透明、温暖的感觉,与美女的美貌相得益彰。
除了单纯的白色,与白色相协调的粉红色也是古代审美中的一大特点。在《洛神赋》中,女神的肤色被形容为远观“皎若太阳升朝霞”,近看“灼若芙蕖出渌波”,这种粉红色的肤色给人一种娇艳欲滴的感觉。
古代审美中,白色和红色的完美结合被视为最高境界。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提出“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实际上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这种白色与红色的搭配,不仅令人陶醉,更是健康美的体现。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描写美女肤色的生动例子。如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她自矜艳丽,每次出入宫中都不施脂粉,仅以淡扫蛾眉朝至尊,这种素面朝天的美丽令人惊艳。《太平广记》中记载的刘备的妻子甘玉质柔肌,姿态光艳,她的肤色洁白齐润,曾被比作月下聚雪,令人目不暇接。
古代的审美标准中,美女的肤色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无论是凝脂般的白色、晶莹剔透的肌肤,还是粉红色与白色的搭配,都是古代审美中对美女肤色的追求和赞美。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