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许劭便逃往了豫章郡,是真的吗?
许劭——三国末年的人物评论家
三国许劭,是末年时期名声大噪的人物评论家。被誉为“月旦评”的他,每个月都会对当时的人物进行一次精准品评。在他的人生轨迹中,刘繇败走后,许劭选择了逃往豫章郡,终老于此。
许劭年轻时已有节操之名,喜好品论和赏识人才。樊、和洽等人都是他品评的佼佼者。他曾任郡里的功曹,深受太守徐璆的敬重。他的出现,使得府里的人们乃至同郡人都为之改变操守,谨言慎行。有一次,他离职回家,车马徒众极为豪华,然而进入汝南境内时,他却遣散随行者,独自驾车回家,因为他不想让人看到他的豪华装束,怕许子将对他品评。
关于许劭有个小故事。在颍川时,他与一些有道德学问的人同游,却独自不去看望陈宴。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陈宴的道术太广反而不周到;而陈蓄的性情严峻,严峻的人又往往不通达。”从此可见他对人的品评之精准。
许劭的“月旦评”是东汉末年的一个独特现象。这项活动由他和他的兄弟主持,主题是对当代人物或文学作品的品评。经过他的品评,人物或文学作品都会身价倍增。
“月旦评”的盛行与许劭的声望和影响力密不可分。许劭与许靖都享有盛名,喜欢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更换一个主题,从而形成了“月旦评”的风俗。这个活动对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和选官制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月旦评”的时间不长,但在历史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从类型风格上来说,许劭的“月旦评”应属于东汉时期的评论一类。至于为什么将评论的日期定在每月的初一,至今仍众说纷纭,有人猜测可能与“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观念有关。无论如何,“月旦评”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劭的声望和影响力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他的评论不仅在当时备受瞩目,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眼光独到,见解深刻,能够准确地评价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参照标准。他的“月旦评”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窗口,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