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赵昚病逝,宋光宗为何拒绝参加葬礼呢?
一谈及龙椅上的皇权,很多人脸上都会露出嫌弃的表情。尤其是南宋的皇家子弟,他们不仅对皇权感到厌倦,甚至时常对其表示不满。甚至有一位皇帝,他厌倦了龙椅上的生活,决定把皇位传给养子赵昚。自己则从龙椅上走下,继续活了25年。
赵昚继位后,同样对皇权感到厌倦。他觉得这把椅子真是越坐越没劲,于是决定把位子传给太子,自己做太上皇。而他在位仅五年后就去世了。
接下来的宋光宗赵惇的表现,简直给脆弱的南宋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他几乎一手摧毁士大夫们苦心维持的礼法秩序。在太上皇赵昚病重时,他不去探视,反而故意起用一些曾被太上皇贬斥的人。更令人震惊的是,赵惇竟然在父亲去世后拒绝主丧,拒绝参加葬礼!
在礼法森严的时代,皇帝带头不遵孝道,简直就是一场国家灾难。一时间,朝堂内外混乱不堪。宰相怕黑锅落到自己头上,直接选择逃离都城,许多大臣也纷纷逃走。好在有赵汝愚、韩侂胄等人还在坚守。
整个事件中,演技担当的是随后的赵扩。他完成了嫌弃南宋龙椅的巅峰一击。为了换掉皇帝赵惇,赵汝愚、韩侂胄等人决定让赵惇的二皇子赵扩来接任皇位。但赵扩却坚决拒绝这一安排,认为这样做等于让他背上不孝的罪名。
大臣们转而向老皇帝赵惇求情,最终说服这位可能有些精神异常的皇帝退位。赵惇还表示:“历事岁久,念欲退闲。”也就是说他在龙椅上已经坐得太久,早就厌倦了。然而当大臣们向赵扩传达这一消息时,他依然坚决拒绝接受皇位。在大臣们的簇拥下,赵扩被按到龙椅上时,他大声呼救:“上告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并请求皇奶奶出面干预。然而太皇太后并未救他,而是宣诏道:“皇帝心疾,未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帝位。”最终,在太皇太后的坚持下,赵扩被迫接受皇位。这个原本拒绝的皇位就这样被一位老太太坚定地安排给了赵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