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是怎么回事 八仙过海起源真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背后的神秘起源与壮丽传说
关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传说,你是否听过?这些神秘的人物究竟从何而来?跟随我,一起揭开这个古老神话的神秘面纱。
传说中的八仙,其实起源很早。但人物组成和具体说法多种多样。例如淮南八仙,他们其实是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由于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便传他们为仙,从而产生了淮南八仙之说。到了五代时期,道士们所画的蜀中八仙则有所不同,他们所画的人物包括容成公、李耳、董仲舒等人。而唐朝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则描绘了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
至于我们现今所熟知的八仙,其形成大致在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到了明代,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流传广泛,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逐渐为人熟知,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他们的具体组成是: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这些神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的书籍中,但当时还未形成固定的“八仙”群体。真正将他们集八人为一体并称“八仙”的,是出现在元代的杂剧中。这些杂剧都提及了八位神仙,但人名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出入。马致远的杂剧中详细介绍了八仙,其中并没有何仙姑,却多了一个徐神翁。直到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才最终确定。
关于八仙过海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一日,八仙和五圣接到白云仙长的邀请,前往蓬莱仙岛观赏盛开的牡丹。回程时,吕洞宾提议各自想办法回去,于是他们便展开了一场神奇的旅程。铁拐李率先展示神通,将拐杖投到海中变成小船;汉钟离则跳上芭蕉扇漂在海面上;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前行;吕洞宾踏着雌雄宝剑;韩湘子骑着箫;何仙姑乘着花篮;蓝采和站在拍板上;曹国舅踩着玉板。他们都在海面上漂浮了起来,体验着腾云驾雾的感觉。
当他们经过东海龙宫时,他们的仙器在海面上造成的风浪惊动了东海龙王。龙王生气地要治一治这些凡人升仙的八仙。铁拐李突然发现了一座海市蜃楼,大家转头一看,只见一座仙山从海中升起,一会儿就升到半空中,化作天边的浮云,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这个传说不仅富有神秘色彩,而且展现了人们对于自由、与神奇的向往。八仙过海的壮丽传说至今仍在人们口中传颂,让我们感受到古代神话的魅力与韵味。在深蓝的海域中,蜃气是深海蛟龙吐露的神秘气息,极为罕见,百年难逢其一。一日,雾气逐渐消散之际,蓝采和的身影却悄然无踪。
众人纷纷猜测,张果老揣测道:“或许是东海龙王在背后搞鬼。既然人在东海失去踪迹,我们不妨去东海龙宫探个究竟。”于是,他们踏上了通往龙宫的旅程。
到达龙宫后,他们委婉地请求龙王释放蓝采和。正值龙王的愤怒之际,他拒绝了他们的请求。随即,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八仙与虾兵蟹将之间展开。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龙王的两个太子被八仙的英勇所杀。
龙王的愤怒达到了顶点,他邀请了南海、西海、北海的龙王助阵,一时间,场面混乱不堪。这八仙虽是由人升仙,但他们对礼教规矩并不畏惧。铁拐李施展神力,用宝葫芦吸干海水,其他仙人则搬来泰山,使东海变成了一座高山。
这样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天宫,太上老君亲自出面调解,但未果。随后,如来佛祖和观世音菩萨也加入了调解的行列。最终,龙王不得不释放蓝采和,而蓝采和则以两片玉版作为杀子的补偿。泰山则被观世音菩萨恢复原状。八仙因此事被玉皇大帝降级一等。
这就是传说中的八仙过海的故事。即使是对神仙来说,遇到事情时也容易冲动。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应该过于执着于对错,而是应该学会各退一步,那样才能拥有更宽广的天地。
© 维诺工作室技术团队 DevPager V1.0 Beta © WwW.Wy28 2008。上一页为第一章的内容概览或简介等背景信息,而接下来的内容则是详细的描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