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龚琳娜加入方言保护计划 创新传承传统音
作为中国新艺术音乐的领军人物,龚琳娜一直致力于以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10年,她便发起了“声音行动”,倡导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唱出自己的声音。近期,龚琳娜积极参与科大讯飞发起的AI+公益活动——讯飞输入法“方言保护计划”,希望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唤起更多人保护方言的意识。
龚琳娜在喜马拉雅FM上的热门课程《跟着龚琳娜学唱歌》的配套图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本书作为音乐类教材,不仅包含了音频课程的精华,还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优势,新增了许多生动的示意插图、简谱谱例以及贴心的注释,让学习者更轻松地掌握唱歌技巧。
龚琳娜的音乐作品,从《忐忑》到《小河淌水》,再到近期发布的《24节气歌-古诗词》,都展现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她的音乐作品既前卫又典雅,涵盖了江南小调、秦腔、黄梅戏、越剧、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她的歌声如泣如诉,直指人心,呼吁大家突破声乐界的固有思维,唤醒对文化复苏及创新的意识。
在龚琳娜看来,方言与中国文化和中国音乐紧密相连。她积极参与科大讯飞的“方言保护计划”,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弘扬民族自信,保护承载历史文化的方言。她表示,如果方言消失了,承载的文化就会失传,因此保护方言至关重要。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也强调了保护方言的重要性,他表示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和民族的象征,保护方言是保护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措施。在方言保护计划中,科大讯飞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使方言口音与文字更好地结合,提高大众对方言的关注度。大众只需在方言保护专题页说出自己的家乡话,系统便会记录下珍贵的语料,不断完善“中国方言库”。
龚琳娜的音乐和行动不仅展示了她的才华和热情,更展现了她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和自信。她通过多年努力,不断地传播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收获了网友们的盛赞。她的歌声和行动都成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她的努力不仅激励了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在音乐的世界里,龚琳娜踏出一条独特的道路,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更将其推向全球舞台,成为连接东西方音乐的桥梁。她的音乐之旅,无疑为唱法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龚琳娜的音乐哲学独树一帜,她认为艺术歌曲并非流行歌曲的替代品。在她看来,艺术歌曲的重要性在于提升人们的审美品味和精神境界。她坚信,真正的艺术歌曲应该触动人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龚琳娜强调,认识自己的文化,是每个音乐人的责任。她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从中汲取能量和自信。她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诸多中国传统元素,如古诗词、民间曲调等,展现了她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理解。
她的歌声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她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既保留了传统音乐的韵味,又注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她的音乐风格丰富多彩,既有古典的优雅,又有民间的亲切。
龚琳娜的音乐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不断挑战自我,突破传统。她的勇气和坚持,为音乐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激发了更多音乐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传承。
在龚琳娜的音乐世界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更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她的音乐,如同一束光芒,照亮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路,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龚琳娜以她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理念,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音乐世界。她的音乐,将永远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