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怎么回事(尿血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位70岁女性患者的中医治疗经历,以及针对尿血或尿中有潜血的辨证用药思路。
这位患者,一周前再次来到我的诊所,诉说她的老毛病——尿血复发了。她告诉我,两年前在我这里经过三周中药治疗,尿血症状完全消失,两年间一直未再发作。这次可能是因为上火,又出现了尿急、尿痛,检查发现尿里有潜血。
让我们回顾一下她当时的病症:尿血、尿色暗红、尿急、尿痛、尿道灼热、腰痛,同时还有纳差、体重明显下降、消瘦等症状。舌暗苔薄,脉细数。
经过辨证,我认为这是肾气不足、下焦湿热、迫血妄行所致。治疗原则为补肾固摄、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我采用了六味地黄丸合凉血止血药加减的方案。具体药物包括:
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补肾固摄。
党参、黄芪:补气固摄。
车前子、白茅根、小蓟: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地丁、土茯苓:清下焦湿热,解毒。
地俞炭、血余炭:凉血止血,收敛止血。
患者用药三周后,尿急、尿痛等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尿常规无潜血。这次来就诊的症状与两年前相似,因此我采用了相似的用药方案。
尿血或尿中有潜血可能与慢性肾炎或泌尿系感染有关。在老年人中,这是一个虚实夹杂的病证。老年人本身肾气亏虚,若有下焦湿热,很容易发生尿血。中医辨证治疗需要攻补兼施,既要补肾固摄,又要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这个患者的治疗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补肾固摄、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中医辨证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也再次证明了中医在治疗慢性病证方面的独特优势。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大家能对中医治疗尿血或尿中有潜血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在面临类似健康问题时,能够积极寻求中医的帮助,尝试用中医的方法解决问题。